近日,从标准化组织(ISO)获悉,由我国所承担的《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修订工作已经顺利完成,2011版《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ISO6646:2011 Ric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 milling yield from paddy and from husked rice )已经正式发布。东北稻谷水分测定仪 《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是我国作为项目承担国承担修订任务的粮食行业标准。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标准化组织谷物与豆类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4)第32次会议上,我国成功地申请到承担《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工作。历时近4年的修订工作中,项目组在认真分析研究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方案,获得了ISO/TC34/SC4成员国的批准。为确保标准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项目组组织了由*稻谷主产国的16家实验室参与环形试验工作,为该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撑数据。东北稻谷水分测定仪 新的《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在大量的验证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分析稻谷样品按照粒型和大小进行了分类,对碾米机的工作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而保证了检验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稻谷的潜在出米率,有效地解决老标准在稻谷行业评定指标的不统一和测定方法适应性差的难题,为稻谷合理化流通提供了技术支撑。东北稻谷水分测定仪 我国在承担《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工作中,严格遵循标准工作流程,在同各成员国、相关组织积极沟通合作、听取成员国提出的修订意见的基础上,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和完善。标准文本修订的每个阶段,都得到了成员国全票赞成。 我国作为项目承担国承担《稻谷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标准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承担标准的修订工作,为我国在标准化工作舞台上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锻炼了我国标准化专家队伍,提升了我国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标准的修订,利用稻谷潜在出米率技术指标的设定,集中体现了我国稻谷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了我国稻谷在贸易中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