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硕冠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5年

13321998658

灌注桩成孔质量、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仪
体育类安全检测仪器
建筑工程无损检测仪器系列
表层混凝土空气渗透系数测试系统 混凝土空气渗透系数测试系统 全自动基坑孔内转向测斜仪 无线裂缝监测仪、无线位移裂缝计 在线动态视频位移、挠度监测仪 高炉结构厚度缺陷无损检测仪 非开挖地下管道埋深检测仪 环境剂量率多功能辐射检测仪 手推式路面平整度与构造深度检测仪 探地雷达、地质雷达、结构雷达 落锤弯沉仪 爬行吸附式自动探伤仪 爬壁式自动测厚机器人 装配式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仪 混凝土钢筋锈蚀检测仪 便携式激光三维扫描仪 混凝土含水率检测仪 落球式回弹模量测定仪 超声波测厚仪、涂镀层厚度检测仪,涂层测厚仪 拉脱法附着力测试仪 逆反射系数测量仪 冲击回波测试仪 岩体岩层性能参数测试仪 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检测仪 远距离裂缝自动检测仪 远距离裂缝观测仪 岩石(土)、岩体弹性力学参数测试仪 弹性波法桩底溶洞检测仪 拉脱法漆膜附着力测试仪 便携式拉脱法漆膜附着力测试仪 预应力张拉性能无损检测仪 堤坝管涌渗漏检测系统 护栏立柱埋深无损检测仪 高炉炉墙衬砌厚度及结构缺陷无损检测仪 无砟轨道版结构质量缺陷测试仪 锚索灌浆密实度检测仪 反拉法有效预应力检测仪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检测系统 路面横向力系数检测车 激光自动弯沉检测车 混凝土厚度测试仪 烟道粉尘、透过率检测仪 光亮强度、照度检测仪 车辆高度检测仪 烟雾浓度、粉尘浓度检测仪 非接触式路面温度环境状况检测仪 隧道能见度、风速风向检测仪 环境气象检测站 便携式红外探水仪系列 钢筋混凝土雷达 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 预应力智能张拉测试仪 预应力智能压浆机 全自动数控钢筋弯曲中心 数控钢筋弯箍机 钢筋笼长度检测仪 基桩完整性检测仪 混凝土多功能无损测试仪 孔道灌浆密实度质量检测仪 预应力锚索张力检测仪 便携式桥梁智能检查系统 隧道智能检测车 激光动态连续弯沉检测车 智能公路检测车 桁架式桥梁检测车 钢筋直螺纹通止规、环规、塞规力矩扳手、数显扭矩扳手 隧道裂缝智能安全快速检测系统 钻孔灌注桩(孔径)成孔质量检测系统 桥梁病害、健康维护智能检测系统 激光动态弯沉检测系统、桁架式桥梁检测车 便携式爆破振动智能监测分析仪 电线电缆长度测试仪 钢筋笼长度测量仪 混凝土含水量检测仪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仪器 钢筋混凝土雷达、保护层、厚度、缺陷检测仪器 便携式测温仪、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仪 非金属(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器 混凝土回弹仪系列 建筑环境振动、速度监测仪器 裂缝深度、宽度、综合类测试仪器 灌注桩、桥梁、隧道、桩基堤坝检测仪器 钢丝绳与钢结构探伤检测仪器 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厚度检测 涂层厚度、湿膜厚度、附着力、露点检测仪 钢筋锈蚀腐蚀、防腐层检测仪 电工电力、电线电缆测试仪器类 测距、测量、测绘仪器类 环境、气体、能见度检测仪 合金元素分析、金属硬度检测仪器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试验仪器设备系列
安全阀平面度检测仪 数显电动扭矩扳手、电动扭剪扳手 全自动环境恒温恒湿控制仪 全自动钢筋重量偏差标距仪 全自动钢筋称重测长划线一体机 预应力管桩静载抗弯抗剪试验机 全自动混凝土密封式抗渗仪 集装箱标准养护室 工地用集装箱标准养护室 光纤陀螺定向测斜仪 VOC60L小型环境测试舱 砂石土壤含水率测定仪 新标准粘结强度全自动拉拔仪 透光率测试仪 全自动漏电起痕测定仪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测定仪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仪 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 安全阀研磨机 钢筋称重测长仪 隧道裂缝快速检测系统 智能管道高清机器人 便携式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 手持式标线厚度检测仪 交通标线逆反射测系数检测仪 突起路标逆反射系数测试仪 手持式多角度逆反射标志检测仪 护栏立柱埋深质量检测仪 钢筋正反向弯曲试验机 甲醛释放量voc气候测试箱 塑料管材不透光率测定仪 高强螺栓抗滑移系数检测仪 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 车载式(拖车式)落锤弯沉检测仪 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测定仪 数控钢筋自动弯曲、剪切、弯箍机 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预应力混凝土梁多功能检测仪 移动箱体标准养护室 土工电动重型击实仪 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真空压浆设备 土壤无核密湿度检测 建筑节能 保温 门窗 导热检测等设备 试验机、钢筋数控弯曲、弯箍机、滚焊机 标准养护室、恒温恒湿试验箱 混凝土耐久性及水泥试验设备 砼及土工,岩石,天平等试验设备 沥青、混合料试验仪器 流动试验室及集装箱活动房 油膝、涂料反光材料试验仪器 CA砂浆试验仪、冻融循环试验机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防水卷材试验设备 土工格栅系列 混凝土抗折、抗压试模、水泥试模、砂浆试模、沥青八字试模 塑料试模、坍落度筒、试件养护盒
物探(探矿仪)类检测仪
基桩检测仪、超声波测桩仪
地质预报仪
扬尘在线实时监测系统
无核密度仪

塑胶合成面层冲击吸收与垂直变形检测方法

时间:2016-10-23阅读:3716
分享:

塑胶合成面层冲击吸收与垂直变形检测方法

塑胶合成面层冲击吸收与垂直变形检测方法运动场地人工合成面层材料的检测检验。

塑胶跑道垂直变形检测仪技术原理

塑胶合成面层冲击吸收测定仪的基本理论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将一规定质量的重锤从规定的高度落下,下落中将势能转变为动能,被转化的能量冲击到被测试样,通过一冲击传感器将被试样吸收的能量采样传输到计算机采集系统,再由计算机对其进行采样、处理、计算、分析等一系列过程,终显示出作用于塑胶合成材料的冲击吸收和垂直变形的结果,从而测量塑胶材质的耐冲击及变形参数。产品结构符合田联及欧洲标准EN14808-2003《运动场地面层冲击吸收测定方法》及EN14809-2003《运动场地面层垂直变形测定方法》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塑胶跑道垂直变形检测仪主要内容
本产品主要用于塑胶运动场地冲击吸收性能的测定,机器重锤模拟人体作用效果冲击合成面层,通过计算机系统测算出试验结果。设计要求仪器结构简单灵巧便于移动,为体育场馆塑胶合成地面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检测设备。
塑胶跑道垂直变形检测仪主要结构组成
1)箱体
2)移动系统
3)冲击锤体
4)升降系统、释放系统
5)重力缓冲系统
6)测力系统传感器
7)信采集系统
8)电脑等部分组成
提锤及释放装置
本机冲击重锤为矩形结构,重量为20kg ,升降方式采用手动放锤脚踏提锤、脚踏式提升重锤装置,解决手提重量大,提升不稳,电动提锤需要动力电源并且仪器体积大等问题;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实用、成本低廉。
冲击力缓冲装置
重锤冲击缓冲器弹性度的要求很高,由于弹簧工作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并承受疲劳破坏,该弹簧必须具有高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以及足够大的韧性和塑性,以防止在长期的冲击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失效而影响试验结果,所以选用碟形弹簧,改变了以往螺旋弹簧的传统使用方法。为获得所需的性能,我们对弹簧进行了二次热处理,热处理工艺加入了适量的合金元素,提高了弹簧的韧性及塑性以及抗疲劳的能力。

冲击吸收测定仪的试验方法
将一球形底盘的测力台安放与被测地表面,使一质量为 2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到一个铁砧上,铁砧将力通过弹簧传向测力台,冲击被侧表面,并由安装在测力台上的力量传感器记录冲击返回力的大值。这个大力值与机构在坚硬的表面(如混凝土地面)所测得的力值比较,计算出合成表面的冲击返回作用力的百分比就是合成表面的冲击吸收值:
冲击吸收值=1-Fs/Fc*100%
式中:Fs – 在合成表面的冲击返回值
             FC – 在混凝土表面的冲击返回值
为了得到可信的数据,取 3 次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面层的冲击吸收值。

冲击吸收测定仪技术指标
A. 重物,质量20 Kg±0.1Kg,带有坚硬的冲击针,针直径一般不小于20mm
B. 铁砧,表面硬度不小于 HRC 60
C. 弹簧,弹性范围 1750~2250N/mm,如果弹性范围超标,测得的结果要加入校正系数。
D. 导向柱,重物与导向柱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要小于重物的质量要求,并能到达导向的要求。
E. 测力台,直径70 mm 底部球面半径 500mm。测力台中心与机器的支撑地脚小距离不应小于200mm
F. 冲击针底部与铁砧的距离(重物下落高度),55mm±0.25mm
G. 测力机构,精度不大于 0.5%、转换速度不大于0.3毫秒。

垂直变形测定仪的试验方法
将一球形底盘的测力台安放与被测地表面,使一质量为 2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到一个铁砧上,铁砧将力通过弹簧传向测力台,冲击被侧表面,并由安装在测力台上的力量传感器记录冲击返回力的大值。同时可以记录下此时的表面变形量。置重物于铁砧上方某一高度,使冲击力量为1500N±100N,在一分钟内连续试验4次并记录下变形量。
其后三次的变形结果的平均值就是此表面的垂直变形值。

垂直变形测定仪的技术指标
A. 重物,质量20 Kg±0.1Kg,带有坚硬的冲击针,针直径一般不小于20mm
B.铁砧,表面硬度不小于 HRC 60
C.弹簧,弹性范围 300~400N/mm,如果弹性范围超标,测得的结果要加入校正系数。
D.导向柱,重物与导向柱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要小于重物的质量要求,并能到达导向的要求。
E.测力台,直径70 mm 底部球面半径 500mm。测力台中心与机器的支撑地脚小距离不应小于200mm
F.冲击针底部与铁砧的距离(重物下落高度)可调到1mm
G.测力机构,精度不低于 0.5%、转换速度不大于0.3毫秒。
H.测变形机构,精度不低于 0.01mm、转换速度不大于0.3毫秒。
冲击吸收测定仪使用环境
电源:220V ±10%50Hz
数据处理能力:大 333kHz
极限承受冲击力值:1.5T
微调范围:40 mm
弹簧弹性度:2000N/mm
重锤质量:20kg
冲击接触面硬度:HRC50
测力台:直径 70 mm ;顶部球面半径 500mm

垂直变形测定仪使用环境
电源:220V ±10%50Hz
数据处理能力:大 333kHz
微调范围:40 mm
极限承受冲击力值:1.5T
冲击力分辨率:0.01N
极限变形测量范围:3 mm
变形分辨率:0.001 mm
弹簧弹性度:30N/mm
重锤质量:20kg
冲击接触面硬度:HRC50
测力台:直径 70 mm ;顶部球面半径 500mm

冲击吸收测定仪界面

连接机器的电源。
连接机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数据线(USB)。
用脚踏下提升踏板,提起重锤部分,使它停留在预置位。
提起测力总成部分,向上抬起限位手柄并推到左极限位置。此时,测力总成被限制在上方, 不能向下滑动。
放置试样到测力台正下方。
提起测力总成部分,向上抬起限位手柄并推到右极限位置,并方下测力总成。此时,测力总成将压在试样上,并且可以滑动。
点击软件的开始试验按钮,开始试验,此时软件界面曲线区会绘制出当前曲线。
向下按落锤手柄,释放重锤,冲击测力总成。
点击结束试验按钮,完成本次冲击。
•按要求,完成其他步骤。
点击试验结果按钮进入数据结果界面,填写试验报告的相关数据内容。
选择 保存试验保存试验;打印报告输出试验数据到打印机。
完成全部试验后,提起重锤。
提起测力总成;并推动限位手柄,限制测力总成在安全位置。
踏下踏板,提起重锤,按下释放手柄,使重锤轻轻压在测力总成上,以便移动机器。如果不移动机器,重锤应悬挂在释放机构上。

垂直变形测定仪界面
连接机器的电源。
连接机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数据线(USB)。
用脚踏下提升踏板,提起重锤部分,使它停留在预置位。
提起测力总成部分,向上抬起限位手柄并推到左极限位置。此时,测力总成被限制在上方,不能向下滑动。
放置试样到测力台正下方。
提起测力总成部分,向上抬起限位手柄并推到右极限位置,并方下测力总成。此时,测力总成将压在试样上,并且可以滑动。
点击软件的开始试验按钮,开始试验,此时,如果测变形传感器不在测量的物理零点,软件将退出启动流程,提示调整零点。旋转调零旋钮,并观察软件界面中央的提示框滑块,当滑块位于适宜的位置滑块背景将变为绿色,此时,按下确定按钮,完成调零过程。再次点击启动试验按钮进入试验流程,曲线区会绘制出当前曲线。
向下按压落锤手柄,释放重锤,冲击测力总成。
当观察到曲线完成所要的冲击周期后,点击结束试验按钮,完成本次冲击。
按要求,完成其他步骤。
点击试验结果按钮进入数据结果界面,填写试验报告的相关数据内容。
选择 保存试验保存试验;打印报告输出试验数据到打印机。
完成全部试验后,提起重锤。
提起测力总成;并推动限位手柄,限制测力总成在安全位置。
踏下踏板,提起重锤,按下释放手柄,使重锤轻轻压在测力总成上,以便移动机器。如果不移动机器,重锤应悬挂在释放机构上。

试验结果处理及保存、打印
多次试验数据平行比较
自动计算平均值
自由选取参与计算的项目
操作方便灵活
自动记忆输入的试验信息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