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恭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出芳香烃受体成果
阅读:799 发布时间:2014-9-1来自上海恒远生物的报道:一直与我司有着试剂行业合作的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创新了一项新的技术。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明,芳香烃受体检测不同的细菌毒力因子,并控制抗菌反应,以及作为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以及作为一类新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确定细菌色素。以下我们跟随上海恒远一起来了解下情况。
直到现在,免疫生物学家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一种可能性:免疫系统可直接破坏细菌毒力因子。在很多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中表达的芳香烃受体,具有更令人惊讶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该受体主要被称为环境毒素的一个结合位点,这些环境毒素中zui为有害的是TCDD——即使微小的浓度也能引起致命性器官损害。
因此,由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Stefan H. E. Kaufmann带领的科学小组,开始确定与芳香烃受体已知结合伴侣结构相似的细菌分子。他们发现,他们正在寻找的细菌色素,应该能保护病原体而非损伤身体。数学模型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两种蓝绿色吩嗪,可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病原体的黄色萘醌结核萘醌,与该受体的结合口袋(binding pocket)相匹配。
然后,小鼠实验证实,芳香烃受体对于免疫系统是多么的重要。随着肺部病原体的感染,没有这些受体的动物可发展更为严重的症状,在其肺部有更多细菌,死亡的可能性更大。显然,没有芳香烃受体的话,免疫系统就不能尽早识别敌人。Kaufmann指出:“对于病原体来说,细菌毒力因子是祝福,同时也是诅咒:一方面,它们促进宿主感染,但另一方面,它们帮助宿主找到微生物。”
芳香烃受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直接结合细菌色素,然后触发细胞核中几个负责分解毒力因子的基因。为此,它从外部移到细胞核的内部,在那里与DNA结合。芳香烃受体将受体和转录因子的作用合二为一,因此可以对感染做出迅速的反应。相反,免疫系统的其他受体必须依赖传递关于病原体进入细胞核的信息的辅助蛋白。
下一步,研究人员想了解芳香烃受体与其他什么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是什么特定的酶负责分解细菌的毒力因子。
上海恒远生物Elisa试剂盒九月库存现货,无效果,免费退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