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南京大学Nature子刊开发癌症诊断新技术

公司动态

南京大学Nature子刊开发癌症诊断新技术

阅读:463          发布时间:2015-1-7

来自南京大学、埃默里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可在体内超灵敏检测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缺氧敏感性分子探针。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2015年1月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蒋锡群(Xiqun Jiang)教授。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介观化学与物理、功能高分子以及生物医药高分子。目前拥有二项美国和8项国家发明,并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人类医学健康面临的zui大挑战。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关键,研究表明若能早期发现和做出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极大提高*和生存率。
然而,很多癌肿发病隐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同时对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实时监控目前尚缺少特异性的医学手段。上世纪90年代末起诞生于美国的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生命或体内部的生理、病理过程进行的无创性实时成像。其通过采用高特异性的探针,无创地与体内细胞特定的分子靶位结合,以影像方式反映分子水平的变异信息,可在机体尚未出现形态学变化之前即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因此,分子探针是分子影像技术的关键核心。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开发高度灵敏的、特异性无创分子成像方法以推动癌症的早期诊断。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凋亡的减少有关,肿瘤细胞无限制的增殖是其主要的特征,而细胞增殖需要大量耗氧,研究证实缺氧是实质性肿瘤物理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众多研究表明低氧一方面通过刺激微环境表达多种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自身生物性状调整以适应缺氧环境,另一方面在持续低氧情况下,还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改变微环境,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进而介导多药耐药。与正常组织相比,实体瘤内缺氧是一种特殊状态,其有可能为肿瘤特异性诊断和治疗开拓新的领域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产品对比 联系电话 二维码 意见反馈 在线交流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021-61721271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