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中科院Cell子刊文章
阅读:565 发布时间:2011-8-30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探讨了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NPC)在人类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的小鼠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该项成果为干细胞在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参考。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旗下的子刊《免疫》(Immunit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臧敬五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担任医学杂志如:《PNA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Immunology》,《Gene Therapy》等的评委。迄今在杂志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专著。其中部分以*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Science》、《Lancet》、《J.Exp.Med》等*科学刊物。论文引用总数达一千余次。博士生曹巍、杨益清及王正毅为这篇文章的供同行*作者。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流行病学显示该病的患者超过100万例,我国约有6.5万例。迄今为止,该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对症治疗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修复和替代病变的神经细胞,为治疗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选择了目前*的MS的理想小鼠EAE模型进行实验,经过大量研究发现,NPC细胞通过外周免疫调节作用显著地缓解了EAE,这种作用是由NPC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选择性抑制致病性Th17细胞的分化所介导的。进一步研究表明,LIF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MAP kinase,ERK)的磷酸化进而上调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表达水平,zui终抑制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的转录因子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磷酸化。
此次研究深入探究了NPC在M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揭示了LIF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该项成果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干细胞在治疗人类多发性硬化症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