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复旦教授发Science点评文章

公司动态

复旦教授发Science点评文章

阅读:606          发布时间:2011-8-4


生物通报道: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国家创新基地主任彭希哲教授发表了题为“China’s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Future Challenges”文章,探讨了关于中国人口的问题,提出如果每对夫妇生2.1个孩子是符合自然更替水平的,那么中国平均每对夫妇生1.8个孩子,既可以避免人口迅速老龄化,又能在未来降低人口总量,这对于目前倍受争议的二胎生育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同期Science杂志还推出了“Special Section: Population”封面专题,针对各方面问题展开了探讨。

罗氏“转染技术操作指南”免费索取>> >>

彭希哲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04年起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创新基地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人口动态与人口政策、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这篇文章是由彭希哲教授应邀撰写完成。

 

 

据文汇报报道,科学家预计世界人口总量将在2011年10月达到70亿,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高增长使世界人口变动出现两极分化,人口问题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按照人口学的规律,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为2.1是合理的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这样既不会出现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问题,又不会导致人口增长过快。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0.8左右,因此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则远远高于2.1。

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总数虽然因为“人口惯性”而一直增长迅速,但是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大大降低。不久前中国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1.6到1.7左右,低于更替水平。尤其是沿海地区,人口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0.8到0.9。

彭希哲教授认为在不同的人口政策和生育水平的假设情境下,中国人口总量未来变化的差异巨大,峰值人口为13.5亿到16亿以上,有显著的不确定性。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继续向老龄化转变,整体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老龄化进程会因不同的人口政策和人们不同的生育行为而有差异。

彭希哲教授建议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迅速下降。作为人口zui多、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中国人口发展态势的任何变化都不仅会影响到世界人口增长的格局,也会对中国和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人口问题必须通过整合均衡的途径统筹解决。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产品对比 联系电话 二维码 意见反馈 在线交流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021-61721271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