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结核分子药敏试验与NAT2基因型分析
阅读:983 发布时间:2011-1-19目前已阐明了部分MT耐药的分子机制,发现耐利福平(RFP)是由于其靶分子RNA聚合酶p亚单位的编码基因rpoB突变所致;耐异烟肼(1NH)与过氧化物酶的编码基因katG或烯酰基还原酶编码基因inhA操纵子或烷基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ahpC操纵子或9-酰基酮酰基载体蛋白合成酶编码基因kasA改变有关;耐吡嗪酰胺(PZA)是由于其吡嗪酰胺酶编码基因pncA突变所致;耐乙胺丁醇(EMB)与阿拉伯糖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embABC操纵子突变有关;耐链霉素(SM)是由于其核糖体蛋白S12编码基因rpsL和16SrRNA编码基因rrs突变所致;耐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由于其DNA旋转酶A亚单位编码基因gyrA或B亚单位编码基因gyrB突变所致。因此,应用各种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检测耐药基因突变,即可检出耐药的MT。但约5%~40%的耐药分离株未能检测出耐药基因突变,说明还存在其他的耐药机制有待研究。其他抗结核药物(如环丝氨酸D、大环内酯类药物、乙硫异烟胺等)的耐药分子机制尚在研究之中。
①PCR-SSCP技术。通过与野生型标准株对照,可确定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该方法简便、快速,但不能确定突变的部位和性质。
②PCR-RFLP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只能用于分析已知序列特定位点的基因突变。目前主要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boⅡ分析rpsL基因43位密码子突变;应用NlaⅢ和HaeⅢ分析embB基因306位密码子突变;应用Ncil分析katG基因463位密码子多态性。
③PCR-直接测序法。能够确定突变的部位与性质,是检测基因突变的决ㄐ苑椒ǎ鐳NA测序仪,费用较高,难以在临床普遍开展。
④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是应用生物素修饰的特异引物扩增DNA,将PCR产物变性后与固定在一张膜上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通过酶免疫显色法显示结果。Innogenetics公司根据该原理推出了INNO-LiPA Rif。MT检测试剂盒及配套的自动检测仪(Auto-LIPA)用于检测MT的耐RFP基因型。
⑤PCR-基因芯片分析法。该方法简便、快速,是发展的趋势。
N2乙酰转移酶2(NAT2)基因型分析 NAT2主要是负责INH代谢,NAT2的表型或基因型不同INH清除率也不同。因此,在治疗前,通过分析NAT2基因型可评价患者对药物肝毒副作用的敏感性。目前全军结核病中心正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