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肉毒梭菌分离培养方法

公司动态

肉毒梭菌分离培养方法

阅读:2711          发布时间:2011-1-18

   1,采样及处理

    肉毒梭菌中毒诊断采样,要采取病人或病畜的血清和粪便、可疑食物、饮料或饲料水以及土壤等;如为创伤感染,除可采取血清、粪便外,还可采取创伤局部的渗出液、切除组织等。能采得血清10ml以上;食品、饲料、粪样、土壤等25~50g。
 
    固体检样取来后,应浸于等量无菌磷酸盐一明胶缓冲液中(明胶29g磷酸氢二钠4z,蒸馏水1000ml,pH6.2。高压灭菌后贮于4~C备用),迅速送检。灌肠、火腿、罐头肉晶等检样取来切成小块,与等量磷酸盐-明胶缓冲液研磨成匀浆,供接种用。
 
    2.增菌培养
    可选用庖肉培养基、肝块肉汤、TPGY肉汤和改良的厌氧菌培养基。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培养基隔水煮沸10一15min,驱氧并迅速冷却。以1~28固体检样或1~2mi检样乳悬液接种2管增菌培养基中,置35~C培养。同时如法再接种2管置于26~C培养。5天后观察培养物浑浊度,有无气体产生,气味及肉渣的消化情况,并涂片镜检,此时可检测毒素。
 
    3.分离培养
    可选用葡萄糖血琼脂、脑、心浸汤琼脂、D-环丝氨酸血琼脂、肝-肉-蛋黄琼脂等。具体操作是待增菌培养物中芽抱生长zui旺时期,可取1-2ml出现芽孢的培养物置于小试管中。加等量滤过灭菌的乙醇,混匀,放置室温中1h,再划线于分离平板上,厌氧环境下35~C培养48h后观察。血平板上可产生溶血环。菌落边缘不齐,灰白色,表面粗糙如毛玻璃样,4天后菌落直径可达到5-10mm。庖肉基中A型、B型、F型菌可消化肉渣,变黑并有腐败恶臭味。
 
    4.鉴别培养 
    J,C Silas(1985)介绍,将分离菌的生长物划线或点种于肉毒梭菌鉴别培养上,在厌氧环境中37~C培养24-48h后,用噻嗪红染色5min,继之用3%冰醋酸冲洗,观察菌落周围的沉淀反应,生成红色晕环者为肉毒梭菌。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产品对比 联系电话 二维码 意见反馈 在线交流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021-61721271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