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锐(上海)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7年

13795313447

KRACHT克拉克、VSE流量计
意大利ATOS阿托斯
德国BURKERT宝德
德国REXROTH力士乐
德国HYDAC贺德克
美国VICKERS威格士
德国倍加福P+F
美国PARKER派克
德国SHUNK雄克
意大利进口工业设备
日本进口工业设备
美国进口工业设备
德国进口工业设备
瑞士进口工业设备
美国MAC/美国ASCO
日本气动类产品
日本松下、SUNX神视
欧姆龙|OMRON
山武|YAMATAKE
德国HYPROSTATIK海浮乐

中国液压将如何进入互联网+时代

时间:2016-6-30阅读:1640
分享:

摘要:

 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出台了互联网+,这是给我们中国液压发展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天给大家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中国液压工业的现状;二是讲为什么液压也要用互联网+;三是给大家讲讲怎么进入互联网+时代,怎么干?
 
中国液压工业现状
一句话来总结:中国液压工业已经达到工业2.0的水平。那么我们说达到2.0的依据是什么?有下面几个重要的依据:
 
(1)我们过去说过得铸造者得液压,铸造是液压的一个瓶颈,现在这个瓶颈我们解决了。
 
◆解决了材质问题,铸件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强度和延伸率达到了GGG50水平,这对改善液压件的渗漏油和液压件的可靠性有很大的作用。
 
◆清砂手段和设备先进。
 
◆芯子的制造问题。过去我们在做多路阀的时候,整体多路阀加工了三联,第四联也加工完了,九个槽,到第七个槽的时候,出黑皮了,整个报废了,那么怎么办,芯盒有问题,修一个芯盒50万,谁都不愿修,凑合干吧,借点尺寸结果质量和性能都达不到要求。现在我们启用了3D打印的方法,大连远景铸造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已经采用了3D打印,3D打印的芯子已经打出来了,甚至山西方盛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可以生产3D打印造型机了,将来一定会生产出3D打印制芯机。这点可以看出,铸造难题已经解决了。
 
(2)关键原材料已与同步。液压元件的关键原材料很多通过我们自己的研发解决了。比如说双金属铸造,这是柱塞泵当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材料,山东中川液压有限公司自行研发了中川1号铜合金材料,现在我们能解决了。
 
(3)掌握了当今液压元件生产的先进工艺装备。怎么掌握的?钱买来的,中国现在的一些液压元件企业所使用的工艺设备都是当今 先进的工艺设备,甚至比那些老牌的液压公司的工艺设备还好。
 
(4)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有重大突破,可以与市场同类主流进口产品相当,一些企业主导产品已成为液压企业贴牌产品。
 
(5)液压元件试验台的水平提升了,已经采用了上一些先进的生产试验台(用于科研和可靠性试验还有较大差距)。
 
(6)行走机械液压元件生产已经从空白进入规模量产。
 
(7)生产能力达到10亿水平的企业已近10家。
 
(8)伺服、比例元件已批量进入民用市场,并进入市场。
 
(9)有些产品如工程机械油缸、陶瓷油缸、液压转向器、超高压大流量差装阀元件和系统等已进入先进行列。
 
(10)柱塞泵后市场,我国已成为主要供应商。
 
(11)自主创新有了开端。
 
◆以伺服电机为电液转换装置,小闭环大开环的数字缸液压系统;
 
◆以第3缸模式实现动臂能量回收的挖掘机液压系统;
 
◆节能型液压电磁铁。
 
上述技术尽管在功能上和应用领域方面还有局限性,但在商品化、工业化方面处于地位。
 
上面说的都是液压工业能够达到2.0的正面的东西,但是也有些负面的东西。zui大的问题是我们长期以仿制替代进口为目标,仿制的产品主机用户不愿接受,仿制的厂家现在实际达到的经济效益远远不是原先预期的效益。资金投进去了,买了不少先进的设备,远远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效果。
 
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路径不对,正确的发展路径应该把这些倒过来,zui核心的问题应该是研究3~5年内什么产品能在主机配套市场上有需求?然后提出开发这些产品的设计任务书,组织力量进行研发、投资,再用自己的*的试验台试验证明这个产品是可靠的(不要拿主机去试验),然后经过了主机验证、出厂跟踪,而逐步被市场接受进入良性循环。
 
中国液压虽然达到2.0的水平了,但是产品绝大部分是仿制的,真正的自主研和智能生产也仅仅是刚刚起步,缺少市场开发的新理念和手段,创新停留在口头上,缺少顶层设计。科技部有一个很好的提法:叫做“要做好竞争前技术的研究”。竞争前的技术研究我们比较差,没人管,没人做,所以生存发展发生了困难。
 
2012年国家就提出来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这样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提出来以后,国家给多少钱呢?zui高可以补贴40%,就是如果车间做成智能化车间了,国家补zui高40%投资。大家都觉得没有钱,其实国家的支持是很到位的。工信部2015年搞了一个国家强基农机项目,大型经济作物收获机械液压系统:工作压力≥35MPa,流量≥100L/min,具有电比例控制、负荷传感、GPS定位、插装模块等功能。这样的项目国家可以给多少钱呢?给20%的补贴,这个项目的结果是什么?2.5~5亿的资金支持,2次招标,只有一家公司投标。我们液压行业不是国家不支持,不是没有钱,过去的8年振兴已经投入近100亿,你算算能干多少事,可有多少创新的液压件出来呀?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了。
 
我们把液压工业的情况简单地给大家说了说,水平是2.0,zui大的问题是仿制、出路困难,需要解决创新,要解决顶层设计,用好国家对行业的支持。
 
液压为什么也要互联网+
液压为什么要用互联网?我们说互联网+给中国的液压进入世界的OEM市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不是忽悠大家。国外的液压件从2.0的水平进入到3.0,再进入到4.0的水平,我们现在就是2.0可以两步并做一步走。
 
在工业2.0的时候,就开始有液压工业了,到了3.0,电子控制进来了,电子控制和液压已经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说我们中国的液压是2.0,就是因为我们液压绝大部分还没有真正做到电子控制,特别是在行走机械液压,你可能用了比例电磁铁了,但IT不仅仅是比例电磁铁。
 
德国为什么要搞工业3.0,为什么搞IT?大家都知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故了,需要用水泥把辐射盖上,但人进不去。德国人说我们可以远程地把这活干完,所以出来了3.0,出来了电液比例控制。比例控制技术解决了电-机械转换,使无线遥控作业成为可能。
 
10年前我们曾经考虑一个问题,互联网能否帮我们很好地控制行走机械?我们找到互联网的M2M机构,人家告诉我,互联网马上要到3G了,在3G的情况下,互联网ip地址是可以到128位的,世界上的每一粒砂子都可以有一个ip地址,难道我们的每个泵、马达、阀设个ip地址还难吗?当然它还有很大的问题,实时性很差,在3G的时候实时性大概是125ms,125ms用于控制不行。现在我们到了4G,实时性可以做到10ms甚至更短1~5ms。
 
在我们中国搞互联网+、搞工业4.0,可能基础会好一点,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在是的,包括德国、美国用的也是华为的服务器,我们在互联网上是优于德国的,德国在制造业是优于我们的,所以如果我们很好地融合起来,我觉得我们是有事可做的。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中国要成为制造业的大国,要进入强国行列,这是一个总指标,还有一个指标跟我们液压有关系的,重要基础件(包括液压)自主保障率2020年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70%,也就是讲了主机市场的重要液压件要有40%-70%是由中国液压件企业来生产的,这是硬指标。那么我们研究《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以后发现,《中国制造2025》核心的要点和我们液压都有关。首先,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我们有关;第二国家制造创业中心建设工程,科技部所创建的中国液压节能国家试验室已经批复开始建设了;第三国家提出了强基工程。另外10个重点领域包括了农业设备。而农业机械上所应用的液压元件和产品可以覆盖到所有的行走机械上。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专家们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好处,应用互联网+以后,企业的效率大概会提升20%,成本下降20%,节能减排能耗可以下降10%左右,这是很吸引人的指标。你只要跟着走,这个就能实现。大家都在谈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招标,一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而这种招标的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会集中到机器作业效率和节能上,你的液压元件能让挖掘机节能吗?你的液压元件能让农业机械智能化吗?
 
丝绸之路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少经济呢?21万亿美元!液压件用的太多了,不是我们液压没有市场,是我们液压能否满足市场。
 
我有一个观点:要发展中国液压工业,优先发展行走机械,发展行走机械当中,首先解决拖拉机和农业机械液压件的问题。行走机械并不是仅仅指工程机械,也包括农业机械、军用车辆、重型卡车。现在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但是没有人去做。比如说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重型机械,现在急需一种像小汽车一样的变速箱,叫IVT。一个IVT变速箱至少一个变量泵、一个变量马达,我们考虑做吗?
 
工业3.0和工业4.0在工业控制上的差别是什么?工业3.0主要是以硬件为主的自动控制,比如说总线系统,你要有19寸线的插板,profibus,CAN总线等等是以硬件为主的,那为什么行走机械自动控制走不下去了?因为不可能在行走机械上装那么多的硬件。但是到了4.0,它的这些功能实现是以软件实现的,以APP为主,这就是3.0和4.0的差别,所以就出了云计算了。大数据云解决了行走机械几个问题:
 
◆使用了云计算,解决了机械设备需要大型电子控制的难题,不再需要把计算机、总线模块搬上机械设备;
 
◆云计算可使用更大的海量数据,使机器的控制的功能更多,更准确、更实时;使用“云”有想不到的通用性,某些通用性很强的元器件程序可成为APP。
 
◆除了用云以外,需要使用互联网+是因为行走机械需要集群控制系统(见图1),农业机械已经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了,怎么样来进行集群控制,收割完了怎么耕种,什么时候耕种,耕多深,现在已经要求这个,不这样,粮食不能增产10%。

图1  行走机械需要集群控制
 
◆行走机械需要很多的信息,比如需要地理状态的信息、地质信息、天气信息进入大数据,3.0实现不了,进入云以后,非常容易实现这些东西。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棉花收割机:要有作业者的工作记录、综合计划集群控制系统;要在GPS下有位置、轨迹、恒速控制功能;还要对棉辊进行二维码的扫描以便了解棉花到了哪个棉厂;还要排除气候的影响计算出棉花产量;还要对液压系统进行健康控制等等。这都是工业3.0解决不了的。随着行走机械的大量发展,我们发现大数据太重要了,比如说要进行运行系统的监控,黑匣子功能,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塔吊,塔吊现在全部是互联网+控制,中国早已经做到了,所有的数据是在安全监督局那,如果塔吊出了任何事故,你几点吊了什么样的设备,多重,怎么出的事故,安全监督局那全知道,已经做到这一点了,未来的行走机械一定是需要这样的平台。

◆行走机械需要大量实时运转大数据存储。生产信息、远程控制、还有一些支持远程产品控制的产品数据,将来你要在云上,把你卖出的液压元件工作状况、工作了几天,都是怎么工作的、用了哪些性能,什么时候出的故障,你全都能搜集来,然后你就可以改进产品设计了。
 
◆行走机械需要大负载、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和解耦控制,V2.0以IEC61131协议为主的控制要升级到V4.0以PROFINET(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和 802.11B协议(无线局域网协议)为主的控制的网络控制程序系统。
 
如何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液压市场有下面一些特点:
 
◆市场会高度集中,互联网领域是“*第二,不三、不四”。
 
◆到了互联网+这个时代以后,我们的产品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其实工业4.0zui开始从气动行业提出来的,德国的气动行业赚不了钱了,找了咨询公司,咨询公司说你的核心问题是你的利润率达不到20%了,你要用智能工厂,以机代人,价格下来了,利润率高了,那些仿制你的公司就生存不下去了。
 
◆公正、公平、公开的电商平台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苍白无力。
 
现在互联网+给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只要把3.0、4.0并作一步走,我们可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把我们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实现弯道超越,这就是互联网+、工业4.0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关于互联网+时代,给大家讲三件事:怎么解决产品问题,怎么解决电商平台,怎么解决智能制造。重点讲怎样解决产品问题。
 
1.自主创新发展互联网+产品
未来的液压件可能要有这些要求,系统要电气化,元件电动化,控制高精度化、网络化,软件要APP化,电子控制要韧件化,就是要搞芯片,这些都是跟我们互联网+液压件有关系的。那么要想开发4.0的产品,我们就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你的元件是否能跟互联网对接?
◆你的元件能否让机器实现机器人化?
◆你的元件能否让系统节能15%?
◆你生产的元件能否保证大批量稳定一致性的生产,让主机厂用起来踏实?
 
所以我建议为了实现互联网+,我们中国液压元件的发展应该走三个阶段:*个阶段,我们要开发D系列的产品,D是dynamic,动态特性这样一个词,也就是没有很好的动态特性的产品不可能进入互联网+,不可能让机器实现机器人化。第二个阶段,我们要开发E系列的产品,E是electronic,就是你的产品是不是电子控制的。第三个阶段,我们要开发I系列的产品。I是Internet,你的产品能不能做到互联网+,里面有没有芯片,你的控制软件是不是APP的,能否使用大数据。三个标准出来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中国的液压元件以仿制为主,基本是在2.0的水平,那么我们就不能搁几个芯片进去就是互联网+了,我们必须经过产品不断的改进,改进什么?为什么要用D系列的产品,D系列的产品就是我们的液压元件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动态特性。你现在搞个产品,zui简单的要求能否让主机直接节能15%、间接节能5%,什么叫间接节能?同样一个挖掘机,如果说任何人都能够操作,都能够达到*的时候,这就是间接节能了,它应比同类机器在任何条件下再提率5%。
 
看一看装载机给的指标就看出来了,中国的50装载机的装机功率是162kW,同样的50装载机,美国卡特是135kW,日本的小松是146kW。卡特的挖掘机是在目前世界上已经达到的zui高水平上又节能了25%,靠什么节能的?其液压系统就是电比例的流量共享系统。
 
能量跑到哪去了?我们大家看这么一个例子,挖掘机是开式系统,开式系统都有一个溢流阀,消耗了至少5%的能量!如果溢流阀不跑油了,不就节省了5%能量吗?要让挖掘机溢流阀不跑油,难不难?不难!现在的正流量、负流量,负流量的反馈压力zui高是36bar,流量共享的压差是18bar,这都要变热量的,为什么18bar、36bar才开始变量?能不能让它早一点知道?这就是节能的地方。怎么节能?工业3.0的泵,德国的泵都带压力截断功能,叫cut-off(见图2),这就是容积式的溢流阀。当压力高了以后,泵的摆角就变小,这不就节能了吗?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这个cut-off搬到挖掘机上来呢?我们曾经想搬过,把挖掘机市场主流的产品,确切的说是日本的油泵,把它变电比例,也放上一个cutoff以后,泵就坏,为什么?因为超调以后,里面的回转体就出现干涉,就烧坏了。也就是说现在挖掘机所用的主流产品是2.0的,它的动态特性不行,必须把这个泵*改进,必须达到3.0,必须有很好的动态响应。2.0的泵是80年代设计的,那时候它不需要节能。

图2   电子调节液压切断系统
 
未来的挖掘机只要用的是变量泵,用zui简单的pid调节就可以把系统的压力控制住,让它不跑油了,至少节省3~5%的能量。我们看3.0的泵非常容易就实现了,变量机构很简单,就是一个比例阀去控制变量活塞就完了,现在我们去看看2.0的泵,比如日本的泵,它的特点是回转体很小,比德国的泵还要简单,但是上面的变量机构非常复杂,大家知道变量机构复杂以后,它的滞环就多,它的机械误差就大,想要提高泵的频响就不可能。其实这就是我们液压元件发展的一个思路,你必须做高频响的元件,这些方法在工业3.0都实现了。所以4.0,互联网+确实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另外一个从控制的角度来看,我们要走多电化的路子。
 
开发的产品一定要让产品带E,研发多电化系列产品。我们未来要想达到准确的控制,能够应付各种误差,能够多变量、多参数、多节点的情况下进行控制,必须电子化,现在挖掘机常用的正流量、负流量、流量共享,没有一个真正电子化的,卡特用的系统就是流量共享+电子化,它叫PPPC系统。所以如果我们不去干这件事情,却拼命地研究什么叫正流量、负流量,它们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用正流量,负流量,不去用流量共享,为什么小挖用流量共享,一堆人研究这个有用吗?没用,到了电子控制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现在负流量zui高的压差36bar,流量共享现在的压差是多少呢?是18bar,林德的泵是22bar,所以这样的能量浪费太大了。我们能不能实现节能?非常简单,只要把传统的复合传感的泵加电子控制就可以变成卡特用在挖掘机上这样的系统。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欧洲早就提出来了,大家知道在2012年的时候,德国力士乐提出一个控制系统,叫做VBO,就是虚拟的跑油的系统,它也做了一个泄漏的地方,表面你没有用的油跑出去了,跟你的正流量负流量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跑油是虚拟的。这时候节能就提高了,VBO的技术*匹配上挖掘机,这时候节能15%没什么问题,但是在中国没有人接受这个想法,大家都在拼命地争现在挖掘机上用的主流产品,没有心思去想技术进步。
 
未来的液压系统一定要注意解决的三件事情:*要压力耦合,现在大部分都是流量耦合;第二件事情一定要控制功率的饱和度,不是说你的复合传感就一定节能,18bar的压差浪费了很多流量,怎么样控制流量的饱和度;第三个油缸速度和加速度的控制。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拿镐刨过地,知道冬天要把地刨松了,必须把我的虎口震破了。请问这个挖掘机怎么控制加速度,怎么控制挖掘机下降的力,我们把精力放在节能上了,铲斗下来的时候已经把能量都拿走了,根本没有镐的作用了,挖掘机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其实有了电子控制以后,流量共享和复合传感是一回事,液压系统不用变,我们就可以把复合传感变成流量共享。
 
卡特的PPPC系统,它是个什么系统呢?确切地说是可变压差,多路阀的压差可以变,智能流量分配,电子流量共享,就这么三个核心技术。
 
我们再看轮式行走机械怎么节能,现在国外的做法,不管是大家看到的运兵车、卡车、大巴,还是装载机、拖拉机,都在用IVT变速箱(见图3)。我们的装载机如果有了IVT变速箱,有了智能的工作装置系统,有电子油泵,有了智能的阀的时候,我们这个装载机在现有基础上节能25%很容易实现,不需要太复杂的东西。现在的多路阀不带电,而3.0的,IT的都直接带CAN模块,CAN模块有什么用呢?我们举一个例子,现在的液压系统如果输入有1%的误差,输出就是1%的误差,有了CAN总线以后,操作还是有1%的误差,但输出误差就只有0.5%了,液压系统的精度马上就上来了,所以搞E系列的产品是给整个液压系统如虎添翼的本领。

 

 未来的液压元件要做六大控制:
◆动力控制,(混合动力、功率匹配和再生);
◆逻辑控制,(大型DCS系统,新型总线技术);
◆运动控制,(速度、位置和加速度三环控制);
◆解耦控制,(解耦控制、*空间轨迹控制);
◆信息控制,(GPS、人机互动 、数据云技术);
◆健康控制。
 
要重视控制理论,一定要有自动调节原理的知识。我们现在搞液压的远离这个知识,更可怕的是搞电子控制的都远离了他的原理,你问他什么叫PID调节,他说这跟我没关系,这个已经设好了,该多大合适,跟我搞电的有什么关系?干液压的说,PID是电的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搞一个系统不知道什么叫固有频率,振荡起来以后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是我们的悲剧,所以我们要搞机电一体化,要搞互联网+,一定要有自动调节原理的知识。另外一个我们要知道的,我们过去搞液压的只集中在速度环控制,未来一定要做三环控制,要做速度环、位置环、加速度环。如果不能做到加速度控制,你就不是个机器人系统,只是一个机器系统,所以未来我们液压系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会有更多的高响应、高控制精度控制需求、要从开环转入闭环,要多功能的运动控制,要网络化,要安全。
 
图5是一个葡萄收割机。现在有一个新的标准,就是收割机必须把驾驶室放在zui高的位置,因为视野好,安全,标准另外一个要求,你的座椅又必须放在驾驶室的zui高位置,也就是说驾驶员做在葡萄收割机的zui高位置上。因为地面不平整,当收割机走快了以后,那个驾驶员*,更不能准确地操作电子系统。所以未来的农业机械的驾驶舱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用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三~六个自由度平台。

图5  葡萄收割机
 
农业机械大家都知道用GPS,可以把耕的地的拢误差控制在不超过10cm,现在做到的水平是3cm,就是拖拉机耕完了以后,两次操作中间的空白不会超过3cm。如果这个拖拉机不是在平道上,会补充倾角的误差吗?如果这个拖拉机不是恒速,开快了以后你靠转向能把轨迹校正过来吗?能,但是它就不是一条直线,机器在画龙。所以未来的农业机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干液压的人就一定要搞出IVT来,要用静液压传递系统做无极变速器,实现机器巡航速度控制。另外一个现在GPS的转向,他们不搞液压,他们在方向盘上做出一个齿圈,齿圈外面带伺服电机,然后伺服电机带动齿圈,齿圈带动液压转向器,不就能转向了吗。但是这样响应慢,校准的误差慢,当你是慢慢走的时候校正得过来,要是提高作业效率,它校正不过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个液压的呢?其实这很简单,把液压转向器搁在一边,这边搁个比例阀就都解决了,这比例阀是现成的,比例阀能接上电,能接上GPS信号,需要你做很大的改动吗?这算不算创新呀?谁去做了?看来创新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来增加节能的效果,另外要让它能够很好的操作,提高它的作业效率,间接节能。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挖掘机讲的是怎么节能。比如挖掘机要挖一个沟(见图6),土地表面不是平的,很崎岖,那么这个沟要挖平了,怎么做呢?用经纬仪、杆、吹哨,摇旗告诉那挖掘机司机怎么挖,挖深点挖浅点,所以施工就很慢,如果挖掘机挖出一个单壁的沟的时候,挖掘机在挖的时候有一个侧向力,所以挖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斜坡不是直坡,如果我们能在挖的时候给它一个回转扭矩,它就挖出了直坡,但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回转?给多了以后,那个墙挖坏了怎么办?我们再看看,一台挖掘机有多少人拿着杆、拿着经纬仪在指挥,我们能不能用GPS就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在世界上有3维GPS,3维GPS就是除了X、Y坐标定位之外还可以定义深度,你只要给它一个你现在的海拔位置是多少,后面它就按这个坐标不断地告诉你,比刚才高了还是低了,我们挖这样一个沟,挖掘机的效率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可能原来3台挖掘机干的活一台挖掘机就干了。现在的液压系统能让它做到这一点吗?不能,因为你是工业2.0的液压元件,那么未来我们有了I系列液压元件,我们可以用大数据、云、来解决3维的GPS,可以让挖掘机做实时的解耦控制,随时都知道你现在的状态,然后可以把值通过互联网直接传到各个端,以后的挖掘机不是一个端,多路阀是一个端,泵是一个端,都直接跟云去,各自端执行自己的指令。未来的挖掘机做危险作业的时候,你的挖掘机的姿态因为是云端定位的,你的动臂在什么状态,你的铲斗在什么地方,你的回转角度是多少,云随时都知道你的状态,当你在做一个危险动作的时候,云控会越权司机控制让挖掘机避免事故。那现在挖掘机能做到这一点吗?不行,动态响应不行。这是我们液压件该进步的地方。

图6  挖掘机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健康管理,现在油的污染度、清洁度都开始健康控制了,只要把在线的污染度检测仪、水检测仪等等这些传感器搁进去以后,我们*可以通过云随时知道机器的液压系统的健康状况。现在3.0也可以做这件事情,但3.0只能做到红灯绿灯,告诉你超标了快停机。它为什么只能做到红灯和绿灯,因为它没有大数据,假如污染度超差了,挖掘机是在雾霾下工作的,它可能就必须马上停了,但如果天气非常好,虽然到了污染度要求的指标,它其实还可以再工作。当我们有了大数据以后就可以知道现在的气温、湿度、PM2.5是多少,我们就会告诉它,虽然你的污染度超差了,但是我会给你一个黄灯,还可以再工作,而且可以算出来还可以工作多少个小时,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未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综上考虑,我们曾提出开发16种I系列产品,就可以解决80%或更多的行走机械互联网+。
 
互联网+我们就需要解决两件事请,*件事情,传感器上要装上能够无线通信的芯片;第二件事情做APP软件。刚才说的是产品的变化,我希望大家能够感觉到我们搞液压的是有前途的,能够同意我开始说的这些话,工业4.0互联网+是给中国液压工业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建立电商平台
建电商必须明确,目的就一个:增加订单,降低销售成本。
 
电商平台就是直销的物理模型植入到网络平台里来。现在淘宝、京东这样的模式叫一代直销。而对于元件这样的产品,比如美国的营养品已经做到第6代、7代直销。第6代、7代直销有什么好处?比如我登录买了某企业的多路阀,然后我有个同学也要买,我说某企业这有,他又登录购买了。当我的客户定某企业的东西多了,某企业也用不着说给我多少好处,好处已经写明了,送我产品,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拿走,这会对消费者有很大的激励,这是我们必须要干的。有这样的电商,销售会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货物追踪功能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第二个要告诉大家的,现在很多民营企业老板问我一个问题: 怎么接班?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玩、电脑、互联网,让他做电商平台。你这个电商平台要有很好的,把产品、连接尺寸、主要性能全放上,你要把生产进度、订单计算交货期、价格搁在网上,过两天你孩子就接班了,只能靠网来买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液压工业,是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件工业,类同原料工业,必须走电商平台。可先搞o2o,就是offline、online,就是你前面做工作,该签合同了,您告诉他,您回家上网注册我一个账号,然后你自己订货,定完货,什么时候交钱、哪天交货马上就出来,这个是我们必须做的。
 
为什么要做电商平台,因为电商平台适合于各类用户,尤其适合于我们液压件企业做后
市场备品备件生意,为OEM主机配套服务的,电商平台我们解决不了支付,但是可以解决支付承诺。电商平台所有的这些承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要有律师,要请第三方给您做公正。而且跟每个用户都是代码,买一个多路阀这种东西,就是代码,因为这个代码只适合于你注册的这个商家,你把同样产品卖给另外一个人,又是另外一个代码。一定要保证代码的安全性,电商平台一定要与ERP连起来,一定要有足够的销售信息,这个销售信息要告诉订货的人,它现在订的货在哪了,在包装呢还是在试验呢,实时都有数据可以看到,产品坏了,都有记录,什么时候维修的,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全都有记录,而且欠账、死合同都有统计,这样的一个平台太重要了。
 
3.怎么解决智能制造
什么叫智能制造,我们液压工业该怎么干,智能制造是工业4.0核心的东西。德国人新提出来的口号叫CPS,叫通信和物理高度融合。所谓的智能制造将来就是你要搞一个大型的DCS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在DCS中有一个重要的软件叫MES(机械执行系统),然后把CAD、IOT(物联网),ERP、CAM、CAPP、PDM全部都连接在一起(见图7),这就是真正的将来的制造智能车间的核心。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