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1.1 概述
ML360 三相钳形电力参数向量仪以我公司开发研制钳形表系列产品之技术为基础,采用多通道信号同步测量技术及大屏幕点阵液晶显示器件,使得三相四线所有16个参数可被同时测量、同屏显示。该表三路电压输入通道相互绝缘隔离,三路电流采用钳形电流互感器方式输入,因此使用操作安全可靠。ML360 适用于检测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相位、相序、频率、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极性,尤其适用于检查电能计费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的接线状况。
1.2 功能特点
1. 采用大屏幕点阵液晶显示器,可同时测量、同屏显示 U1、I1、φ1、U2、I2、φ2、U3、I3、φ3、φU1U2、φU2U3、φU3U1、φI1I2、φI2I3、φI3I1及U1F 共16个参数。
2. 电压、电流真有效值测量,电压五位数字显示,电流四位半数字显示。电压测量分辩率为10 mV,电流测量zui高分辩率达 0.1 mA。电压、电流过量程“OVER"符号指示。
3. 在45.00 ~65.00 Hz 范围测量电压频率,分辩率 0.01 Hz。
4. 在 0.0 ~360.0°范围测量 U-U、U- I 、I- I 之间的相位,分辩率 0.1 °。测相时要求输入电压范围 10~500V,输入电流范围 10 mA~120A 。无效相位测量值用符号“……"指示,使操作者避免通常情况下将没有信号输入时的相位值“0.0°"视为有效测量值。
5. 模拟相序表转轮指示相序,汉字提示当前被测系统及相序的正、负。
6. 可直接动态或静态显示系统向量图。
7. 检测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极性,直接显示 I1、I2 之间的比率R(R=I1/I2)及反映 I1、I2 极性关系的相位 φI1I2。
8. 内置存储器,能保存 50 组(屏)测量数据。可通过面板上的操作按键查阅已保存的历史数据组及向量图。
9. 外配 RS-232 接口,可将仪表测量数据成组上传至 PC 机,由配套的 PC 机管理软件转换成数据库予以保存,或形成打印报告存档。
10. 表内安装充电电池,一次充足电后连续工作时间在关闭液晶背光灯时达 15 小时以上,在开启液晶背光灯时达 11 小时以上。智能充电监控电路无需人工干予,自动监控、转换充电状态,不会造成电池过充电。
11. 采用软件校准技术,操作简单,数据可靠,*稳定性好。
基本误差
在表 1 规定的参比工作条件下,开机预热五分钟后,各测量参数基本误差极限见表 2。
* 注:不能边充电边测试,否则测量数据稳定性差。
![]() |
** 注:工作位置仅对钳形电流互感器有要求,即被测载流导线应置于钳口近似几何中心位置。
2.2 工作误差
在表 3 规定的额定工作条件下,各测量参数工作误差极限见表 4。
![]() |
* 注:当电流范围在 1.0~10.0 % 量*,相位测量误差为 ±3.0 °。
当电压低于30V时,相位附加测量误差为±3.0°。
2.3 测量通道特性
2.3.1 电压通道、浮置输入
电压量限:400V zui大输入:500V
输入方式:浮置输入 输入阻抗:200KΩ
测量范围:10.00V~500.00V 响应方式:真有效值响应
显示位数:五位 分辩力:0.01V
测量速率:1次 / 秒
2.3.2 电流通道、钳形电流互感器
输入方式:钳形电流互感器转换输入 响应方式:真有效值响应
显示位数:四位半 测量速率:1次/秒
电流通道其它特性:请看表 5
2.4 安全特性
2.4.1 耐压
电压输入端、交流充电电源输入端与仪表外壳之间,钳形电流互感器铁芯与付边绕组引出线及钳柄之间能承受 2K / 50Hz 正弦波交流电压历时1min 的试验。
2.4.2 绝缘电阻
在 6.4.1 所述试验点之间的绝缘电阻大于10MΩ。
2.5 充电电源规格
充电电源: 160V~250V、50 Hz
2.6 内置充电电池特性
内置镍氢充电电池无记忆效应,可随充随用。
2.6.1 关机充电时间
在关机状态下,电池充电时间zui长 3 小时。
2.6.2 开机放电时间
电池充满电后,在关闭背光灯时开机连续工作时间可达 15 小时以上,在打开背光灯时达11小时以上。
2.6.3 充放电循环次数
电池循环充放电次数为 500 次。
2.6.4 自然放电
常温 20℃ 下充满电一个月后,电池剩余容量为初始容量的 70% 。
2.7 外形尺寸、重量
1. ML360 主机外形尺寸:长248×宽188×高72 重量:1.5Kg
2. ML10 型钳形电流互感器外形尺寸:长140×宽40×厚19 重量:160g / 把
3. ML50 型钳形电流互感器外形尺寸:长160×宽50×厚22 重量:280g / 把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3.1 系统简介
ML360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是专为 ML360 钳形电力参数向量仪配套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可通过 RS—232 口读取存储在仪器中的测量数据,并将测量数据按一定格式存入数据库,或整理成表格打印存档。该系统适于在 windows98 版本操作系统上运行。
3.2系统安装
安装盘上包含全部系统软件。执行安装盘上的 Setup 应用程序即可启动ML360安装向导,按其引导操作即可。
3.3 系统使用方法
在关机状态下,用配套的 RS232 通讯线将仪器与 PC 电脑串行口 COM1 联接起来。打开 ML360电源开关后,按动〔通信〕键即可使 ML360 仪器进入通信待命状态。
在 PC 机上执行名称为 ML360 的应用程序即可启动该系统。
3.4 按钮功能介绍
3.4.1 系统界面按钮功能
【接收数据】:读取仪器特定的数据组,数据组序号在该按钮上方的数据组编号设置框中设定,编号有效范围为 00~49。
【存入数据库】:将当前屏幕上的测量数据存入数据库。
【查阅数据库】:打开 ML360 数据库界面,查阅、编辑数据库历史记录。
【生成报告】:将当前测量数据生成打印报告,打开〖预览打印报告〗界面。
【退出】:退出 ML360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
另外,主界面上“测量地点"、“测量人员"及“备注"中的内容可通过PC机键盘人工输入。
3.4.2 数据库界面按钮功能
【手动添加记录】:用鼠标点击该按钮后可通过键盘人工输入一条记录。
【保存当前记录】:点击该按钮保存当前人工输入的记录。
【删除当前记录】:删除当前显示的记录。
【编辑当前记录】:对当前显示的记录进行修改、编辑。
【读出当前记录】:将当前显示的记录读至主界面上。
【返回】:返回主界面。
【首条记录】:显示数据库中的*条记录。
【上一条】:显示当前记录的上一条记录。
【下一条】:显示当前记录的下一条记录。
【尾条记录】:显示数据库中zui后即zui近存储的一条记录。
3.4.3 预览打印报告界面按钮功能
【打印】:通过 PC 机并行口打印“ML360测量结果报告",该报告包含一组(屏)仪器测量数据及对应的向量图,报告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与 3.2 条所述相同。
【返回】:返回主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