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 马尔文3000 激光粒度仪
参考价 | ¥ 11 |
订货量 | ≥1台 |
- 公司名称 深圳市心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品牌 马尔文帕纳科
- 型号
- 产地
- 厂商性质 代理商
- 更新时间 2025/5/20 9:23:02
- 访问次数 6
联系方式:刘先生13723416768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保修期限 | 1年 | 产地类别 | 进口 |
---|---|---|---|
产品成色 | 9成新 | 出厂年份 | 2022 |
使用年限 | 4-5年 | 应用领域 | 化工,生物产业,地矿,能源,制药/生物制药 |
二手 马尔文3000 激光粒度仪 Mastersizer 3000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可为干湿法分散提供快速、便捷的粒径分布测试。 该分析仪可在纳米至毫米粒度范围内进行测量,体积小巧、性能稳定可靠,可为所有用户提供无需操作者干预的测量。
1、粒径测量的常规方法
在众多粒径测量手段中,激光粒度仪以其高精度与便捷性脱颖而出,成为实验室与工业领域常用的检测设备。其方法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针对不同物质与粒径范围,选用合适的方法能显著提高测量效率与准确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粒度仪的检测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基于弗朗霍夫理论与米氏方程的多种计算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与更高的检测灵活性。
2、激光衍射法
激光衍射法基于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粒径的物质在激光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衍射角度。通过分布在不同角度的激光收集器收集这些衍射光,再经过专门的计算模型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出粒子的粒径大小。这种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特点,因此在粒径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颗粒物质在激光衍射过程中,由于其尺寸较大,衍射角度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其散射面积大,因此衍射光的光强较高。而小颗粒物质,由于其尺寸较小,衍射角度则相对较宽,但因其散射面积小,所以衍射光的光强较弱。这种差异为激光衍射法提供了依据,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衍射光强,可以进一步推算出粒子的粒径大小。
3、Mastersizer 3000的光路系统
红光光路设计
在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仪中,红光光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引导激光束,确保其以最佳路径与颗粒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为精确测量提供有力支持。红光光路设计的特点在于其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各种复杂测量场景的需求。
4、Mastersizer 3000的蓝光光路系统
在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仪中,除了高效稳定的红光光路系统外,还配备了蓝光光路系统。这一系统同样承担着引导激光束的重要任务,并与红光光路系统协同工作,为更全面的测量提供保障。其设计同样体现了高效性和稳定性的要求,确保在各种测量条件下都能发挥出色性能。
4、粒径分布计算模型
在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仪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基于衍射模型的粒径分布计算方法。通过测量未知粒度分布的颗粒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衍射光强分布,再运用数学反演技术进行处理,最终得出粒径分布结果。这一过程涉及残差分析,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参数SPAN和Uniformity的解读
在粒径分布的计算中,我们引入了两个关键参数:SPAN和Uniformity。SPAN参数用于量化粒度分布的跨度,其值越大,表示粒度分布越广;而Uniformity参数则反映了粒度分布的均匀程度,其值越接近1,表示粒度分布越均匀。这两个参数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粒径分布信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颗粒的性质和行为。
6、特别提示
D[4,3]参数对大颗粒的变化较为敏感,即便只有少量的大颗粒,也会引起D[4,3]值的显著变化。
D[3,2]参数则更侧重于反映小颗粒的影响,其值越小,表示样品中存在更多的小颗粒。
若样品量不足,会导致信噪比降低,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粒径分布较宽的样品。
样品量过多时,多重衍射现象可能干扰最终的测量结果,特别是在粒径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典型小于10μm)。
二手 马尔文3000 激光粒度仪此外,进行颗粒大小测量时,还需注意遮光度范围的选择。不同测定方法和颗粒大小,对应着不同的遮光度范围指导值。遵循这些指导值,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10%的遮光度范围对于确保取样的代表性和多重衍射的平衡至关重要。当粒径分布较宽时,这个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至512%。另一方面,对于干法小颗粒的测量,适宜的遮光度应在15~20%之间。遵循这些指导值,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颗粒大小测量结果。
遮光度过高会降低分散效果,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中出现假峰现象。
7、理论选择与拓展(基于弗朗霍夫与米氏理论)
在粒度分析中,理论选择至关重要。早期的仪器和一些现有仪器主要依赖弗朗霍夫近似理论,该理论基于三个核心假设:
(1)颗粒尺寸远大于所用光的波长。例如,在使用He-Ne激光器时,ISO13320标准规定,颗粒必须大于40倍的波长,即25μm。对于小于25μm的样品,该理论可能不适用,尽管马尔文建议的范围为50μm。
(2)所有尺寸的颗粒具有相同的散射效率。
(3)颗粒被视为不透明和不透光的。
然而,这些假设对于许多材料而言并不总是成立。特别是对于小材料,这些假设可能导致高达30%的误差,特别是在材料和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接近1时。当颗粒尺寸接近光的波长时,散射行为变得复杂,呈现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小颗粒材料,Mastersizer 2000及后续版本引入了米氏理论。该理论能够全面描述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广泛的粒度范围内(0.02-2000μm)提供精确的结果。米氏理论关注颗粒的体积,而非弗朗霍夫近似所基于的投影面积。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米氏理论需要获取材料和介质的折射率与吸收率,这些数据有时可能难以获得,需要进行额外的测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