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干式蒸发器
参考价 | ¥ 12000 |
订货量 | ≥1件 |
- 公司名称 泰安高新区顺鑫网络科技服务中心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号
- 产地 水源热泵机组干式换热器是水源热泵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件,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机组干式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水源作为冷热源,通过热交换过程实现制冷或制热的设备。它采用循环流动于共用管路中的水、从水井、湖泊或河流中抽取的水或在地下盘管中循环流动的水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冷(热)水。在供暖模式下,它从水源中吸收热量,并通过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室内;在制冷模式下,则将室内的热量传递给水源,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二、结构与特点 结构:水源热泵机组干式换热器通常由管壳式蒸发器、压缩机、热源侧换热设备以及使用侧换热设备等组成。其中,管壳式蒸发器是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它采用壳体和
- 厂商性质 代理商
- 更新时间 2025/5/14 15:06:46
- 访问次数 66
联系方式:魏总18605483306 查看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操作压力 | 加压 | 功率 | 11kW |
---|---|---|---|
结构形式 | 立式 | 外形 | 螺旋管式 |
外形尺寸 | 常规m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生物产业,石油,综合 |
运动状况 | 内循环型 | 蒸发面积 | 100m2 |
重量 | 200kg |
在热泵系统中,干式蒸发器作为核心换热部件,承担着从低温热源(如空气、土壤、水体)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功能。以下是关于热泵系统中干式蒸发器的详细解析:
一、热泵系统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在热泵系统中的角色
功能定位
制热模式:作为蒸发器,吸收环境热量(空气、水或地热),使制冷剂蒸发汽化。
制冷模式(可逆热泵):作为冷凝器,释放热量到环境中(需通过四通阀切换制冷剂流向)。
核心优势
适应宽工况:可在-25℃~50℃环境温度下稳定运行(需配合防冻设计)。
高效回油:气态制冷剂直接携带润滑油返回压缩机,避免油滞留影响换热。
紧凑轻量化:适合户用或小型商用热泵安装空间限制。
二、热泵系统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结构与设计特点
干式蒸发器典型结构
空气源热泵:翅片管结构(增加空气侧换热面积)。
水源/地源热泵:光管或低肋管,水/防冻液在壳程流动。
管程(制冷剂侧):内螺纹铜管或微通道铝管,强化管内传热。
壳程(热源侧):
分液器:确保多路制冷剂均匀分配(尤其低温工况下减少液态制冷剂回流风险)。
防冻设计
乙二醇溶液循环:水源热泵中使用浓度30%~40%的乙二醇溶液,冰点可降至-20℃。
流量自适应控制:低温环境下自动降低溶液流量,避免蒸发器冻结。
电辅热除冰:空气源热泵中结合电加热器或逆循环除霜。
三、工作流程与热力循环
空气源热泵(制热模式)
制冷剂流程:
液态制冷剂(如R410A)→ 膨胀阀节流 → 干式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蒸发)→ 压缩机压缩升温 → 冷凝器释放热量至室内。空气侧流程:
环境空气流经翅片管表面,热量被制冷剂吸收后温度降低(可能结霜需定期除霜)。地源热泵(水循环模式)
制冷剂流程:与空气源类似,但热源为地下循环水(10~15℃)。
水侧流程:
防冻液从地下埋管吸收热量 → 泵送至干式蒸发器壳程 → 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后温度降低(ΔT≈5℃)。
四、关键设计参数与优化
传热系数提升
空气侧:翅片表面亲水涂层(减少冷凝水滞留)、波纹翅片。
水侧:低肋管或三维湍流结构。
管内强化:采用内螺纹管(传热效率比光管提高20%~30%)。
管外强化:
制冷剂流量控制
电子膨胀阀(EEV):根据蒸发器出口过热度(5~8℃)动态调节开度。
分液均流技术:多支路毛细管 + 分配器,确保各管路制冷剂分布均匀。
材料选择
部件推荐材质适用场景换热管铜(C1220)、铝合金常规环境翅片(空气侧)亲水铝箔高湿度地区防腐蚀壳体(水侧)304不锈钢或环氧涂层碳钢含氯离子或腐蚀性水质
五、典型应用场景
户用空气源热泵
机型:分体式或整体式热泵热水器。
参数:蒸发温度-10℃~10℃,制热COP可达3.0~4.5(-7℃/35℃工况)。
地源热泵系统
水侧防冻液流速1.0~2.5 m/s(避免低速结垢)。
蒸发器端差(制冷剂蒸发温度与水温差)控制在3~5℃。
设计要点:
工业余热回收
案例:利用干式蒸发器回收30~50℃废水热量,预热锅炉进水。
特殊设计:钛管蒸发器(耐腐蚀废水介质)。
六、常见故障与维护
故障模式与对策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解决方案蒸发器结霜严重空气湿度高且除霜周期不合理优化除霜逻辑,增加湿度传感器制热能力下降管内油污或水侧结垢化学清洗(酸洗或碱性清洗)制冷剂分配不均分液器堵塞或毛细管长度偏差清理分液器,校准毛细管壳体腐蚀泄漏水质含氯离子或pH值异常更换不锈钢壳体,添加缓蚀剂维护建议
蒸发压力/温度异常波动(提示制冷剂泄漏或膨胀阀故障)。
水侧压差增大(超过设计值10%时需检查过滤器)。
空气侧:每年至少1次高压水冲洗翅片(避免粉尘堵塞)。
水侧:每2年化学清洗(尤其硬水地区)。
定期清洗:
监测参数:
七、与其他类型蒸发器的对比
对比项 | 干式蒸发器 | 满液式蒸发器 |
---|---|---|
适用热泵类型 | 空气源、地源、小型商用 | 大型地源、工业余热回收 |
传热效率 | 中等(依赖流速优化) | 高(沸腾换热更充分) |
防冻能力 | 优(可通过乙二醇溶液强化) | 一般(依赖壳程介质防冻) |
充注量 | 少(降低泄漏风险) | 多(需配套储液器) |
成本 | 低(结构简单) | 高(壳体承压要求高) |
八、未来发展趋势
低温适应性提升
喷气增焓技术:通过中间补气提高-25℃以下工况的制热能力。
复叠式系统:结合CO₂循环与干式蒸发器,拓展至-40℃超低温环境。
智能化控制
基于AI的除霜策略:通过温度、湿度、历史数据预测结霜趋势。
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模拟蒸发器状态,优化流量分配与能效。
环保材料应用
天然工质兼容性:R290(丙烷)、R744(CO₂)专用干式蒸发器设计。
可降解涂层:减少清洗过程中的化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