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环保,生物产业,能源 |
---|
生物可吸收支架
德国INNOTERE 3D打印磷酸钙水泥支架 现货创新
用于生长因子递送的3D绘图双相骨支架:体外和体内生物学表征。Ahlfeld T,Schuster FP,Foerster Y,Quade M,Akkineni AR,Rentsch C,Rammelt s,Lode A,Gelinsky M Advance Healthcare Materials 2019
利用自固化磷酸钙水泥和充满细胞的生物墨水的多通道绘图对矿化构造物进行生物打印。Ahlfeld T,Doberenz F,Kilian D,Vater C,Korn P,Lauer G,Lode A,Gelinsky M Biofabrication 2018
生长因子负载的磷酸钙水泥支架的3D绘图。Akkineni AR,Luo Y,Schumacher M,Nies B,Lode A,Gelinsky M Acta Biomaterialia 20153D打印的TCP / HA结构的中期功能,作为用于垂直骨增强的新型骨诱导支架:通过BMP-2进行的模拟。Moussa M,Carrel JP,Scherrer S,Cattani-Lorente M,Wiskott A,Durual S Materials 2015
水泥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研究,水泥在20世纪60年代初终于问世。为了便于保存、运输,水泥由白色粉末和无色带刺激气味的液体两部分制剂组成,使用时,只要按一定比例,将它们倒在一起调和,即可在室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开始像砂浆,进而如同稀粥,接着变成面团一样,可以揉捏、挤压成任意形状,之后逐步固化,整个过程只有十几分钟。医生在其硬化前,将它置于准备更换关节的部位,随即安上人工关节。等到反应结束,局部温度稍微升高。摸上去有些发烫。此时,与好的建筑水泥同样坚固的水泥便成功地将人工关节与人体骨骼镶嵌,并牢牢地固定了。手术后经过短期康复,换上的关节即可发挥作用。如为人工髋关节置换,这时便可下地行走。这种固定相当牢靠,可保持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
生物可吸收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