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化工,生物产业 |
---|
石英玻璃紫外两通光白壁狭缝微量比色皿(又名:吸收池、样品池)是用来装参比液和样品液,配套在751 722 723 752 7530 756 730等仪器上通用,岛津进口仪器上专配,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医疗,医药,食品,环保,电厂,水厂,石油等行业,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测试,化验使用。
比色皿为长方体,其底及两侧为磨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玻璃制成的透光面采用熔融一体。所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的溶液(特别是碱性物质)不得*盛放在比色皿中。
2、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避免接触光学面。同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外力对比色皿的影响,产生应力后破损。
3、不能将比色皿放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干燥箱内烘烤;。
4、当发现比色皿里面被污染后,应用无水乙醇清洗,及时擦拭干净。
5、不得将比色皿的透光面与硬物或脏物接触。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2/3处即可,光学面如有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镜头纸或丝绸擦拭。
比色皿成组性测试
在测量时如对比色皿有怀疑,可自行检测,方法如下:
1、比色前将各个比色皿中装入蒸馏水,在比色波长下进行比较,误差在±0.001吸光度以内的比色皿选出4-8个进行比色测定,可避免因比色皿差异造成测量误差。
2、用户可将波长选择置实际使用的波长上,将一套比色皿都注入蒸馏水,将其中一只的透射比调至*处,测量其他各只的透射比,凡透射比之差不大于0.5%,即可配套使用。
石英玻璃紫外两通光白壁狭缝微量比色皿的清洗方法
随着光谱分析仪器的迅速发展,微量、半微量、荧光等一些比色皿不断出现,对使用维护、清洗比色皿有更高的要求。一般在国外都是一次性使用,在国内为了节约成本,开源节流而重复使用。如何对比色皿进行清洗,只能按照各种试剂,采用能溶解中和的方法来进行清洗,原则上一是不能损坏比色皿的结构和透光性能;二是能够采用中和溶解的方法来达到比色皿干净如初的效果。而分光光度计中比色皿洁净与否是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视选择正确的洗净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清洗方式:
1、比如测定溶液是酸,如果不干净,就用弱碱溶液洗,要是测定溶液是碱,如果不干净,就用弱酸溶液洗,要是测定溶液是有机物质,如果不干净,就用有机溶剂,比如酒精等溶液洗。
2、选择比色皿洗涤液的原则是去污效果好,不损坏比色皿,同时又不影响测定。
3、分析常用的铬酸洗液不宜用于洗涤比色皿,这是因为带水的比色皿在该洗液中有时会局部发热,致使比色皿胶接面裂开而损坏。同时经洗液洗涤后的比色皿还很可能残存微量铬,其在紫外区有吸收,因此会影响铬及其他有关元素的测定。一般主张使用硝酸和过氧化氢(5:1)的混合溶液泡洗,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相关分类
- 试管
- 样品杯
- 样品管
- 量筒
- 标准漏斗
- 短管漏斗
- 滴液漏斗
- 分液漏斗
- 过滤漏斗
- 安全漏斗
- 称量瓶
- 广口瓶
- 比重瓶
- 茶广口瓶
- 真空活塞
- 载玻片
- 球型冷却器
- 量器类
- 过滤球
- 平底烧瓶
- 圆底烧瓶
- 三口烧瓶
- 三角烧瓶
- 蒸馏烧瓶
- 碘值烧瓶
- 凯氏烧瓶
- 标口三口烧瓶
- 具塞三角烧瓶
- 过滤坩埚
- 测定器
- 抽出器
- 蒸发器
- 蒸馏器
- 水份测定器
- 酒精灯
- 密度计
- 烧器类
- 三角烧杯
- 带把烧杯
- 锥型烧杯
- 高型烧杯
- 收口烧杯
- 水槽
- 培养器
- 漏斗类
- 干燥器
- 试管架
- 容器类
- 龙头/污水/过滤瓶
- 万能夹
- 红水表
- 冷凝类
- 量瓶
- 量杯
- 标本瓶/缸
- 麦式真空规转动式
- 水银表
- 载玻片及盖玻片类
- 升降台
- 滴定台
- 真空活塞油脂
- 精密表
- 仪器类及仪器配件
- 滴定管
- 平底蒸发皿
- 研钵
- 电炉
- 比色管
- 直式油扩散泵
- 烘箱表
- 管件类
- 吸管
- 圆底蒸发皿
- 细口瓶
- 直型冷却器
- 玛瑙乳钵
- 离心管
- 软硬玻璃接头
- 导电表
- 真空类
- 容量瓶
- 结晶皿
- 下口瓶
- 蛇型冷却器
- 盖玻片
- 电热套
- 调剂棒
- 真空钟罩
- 比重计
- 温度/密度/比重计
- 石英制品
- 成套玻璃
- 标准口类
- 其它玻璃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