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一个月 |
应用领域 |
化工,生物产业,制药/生物制药 |
可溶性分化簇 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4,sCD14),在人体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来源于膜结合型 CD14(mCD14),经蛋白水解酶切割后释放至体液环境,广泛分布于血液、尿液、脑脊液等多种生物流体中。
CD14 最初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膜结合蛋白形式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sCD14 的产生主要是通过金属蛋白酶(如 ADAM17 等)对 mCD14 进行酶切,使其从细胞膜上脱落进入细胞外环境。这种酶切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炎症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从结构上看,sCD14 保留了 mCD14 的大部分功能结构域,这使得它能够与多种配体相互作用,发挥du特的生物学效应。
sCD14 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识别病原体及启动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随后,该复合物与细胞膜上的 Toll 样受体 4(TLR4)/MD - 2 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如 NF - κB 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如 TNF - α、IL - 1β、IL - 6 等)的产生和释放,启动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在这一过程中,sCD14 极大地增强了细胞对 LPS 的敏感性,即使在 LPS 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触发免疫应答,为机体抵御细菌感染提供了重要的防线。
感染性疾病:在脓毒症患者体内,sCD14 水平会显著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高水平的 sCD14 可以作为脓毒症病情进展和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监测患者血液中 sCD14 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在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中,sCD14 同样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调节过程,其水平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sCD14 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sCD14 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加剧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发展。例如,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膜组织中,sCD14 的表达上调,与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关节损伤密切相关。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或关节液中的 sCD14 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鉴于 sCD14 在免疫调节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在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诊断方面,检测体液中的 sCD14 水平可以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病情监测上,动态观察 sCD14 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发展趋势,为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在治疗领域,以 sCD14 为靶点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或干预策略,有望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