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燃料油发货检测
参考价 | ¥ 5000 |
订货量 | ≥1 |
- 公司名称 广州澳凯油品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品牌
- 型号
- 产地
- 厂商性质 工程商
- 更新时间 2019/5/22 15:26:28
- 访问次数 424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供货周期 | 现货 |
---|
项目意义
1. 密度:密度是计算装载量和进行贸易量交接换算的指标。由于密度大小与燃料油的化学成分和馏分组成有关,一般而言,密度过高的燃料油,其质量热值相对较低。
2.运动粘度:供货一般以此粘度为规格划分。粘度直接影响输送性能和柴油机的喷油雾化效果。粘度过高,增大泵送沿程阻力,影响喷油油束的形状,造成雾化不良,不能与空气均匀混合,以致燃烧不良。粘度过低,油束角度太大,同样不能喷射到设计的 位置与空气良好混合,也会造成燃烧不*,功率下降。船舶上一般根据燃油系统各单元的要求进行加温,使之达到合适的粘度。
3.闭口闪点:闪点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危险性的指标。闪点愈低,火灾危险性愈大。按标准,闪点不低于60,否则就不能装船使用。
4.硫化氢:硫化氢剧毒,标准中规定其限值为2mg/kg的目的是降低工作人员因暴露于含硫化氢气体环境中而存在的风险。
5.残炭/10%残炭:指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裂解和燃烧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轻质燃料油、柴油做10%残碳)
6.灰分:在高温时,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7.水分:水会腐蚀设备零件,并将溶解在水中的盐带入汽缸而造成结炭,增加汽缸磨损。重质燃料油中若有过量的水分容易导致熄 火。水的存在还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胶化。同时,由于水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了油品的发热量。
8.硫:硫的影响在于它燃烧后生成SO2和SO3.遇到水分生成酸性气,如H2SO4.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凝聚 在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即低湿腐蚀。SO2和SO3与钠,钾等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碱金属硫酸盐,而且SO3在燃气中能吸附微粒灰分,胶附在金属表面,并继续胶住一些浮游的灰粘,形成沉积层,降低金属局部导热效率,使沉积处的表面温度相应地迅速增高。因而聚集了沉积物,导致对金属的腐蚀,即所谓高温腐蚀。
9.倾点:低温性能指标,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低温度。
10.凝点:低温性能指标,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高温度。
11.冷滤点:指在规定条件下,当试油通过过滤器每分钟不足20ml时的高温度。
12.热值: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需要水分和硫含量结果算出。
13.总沉淀物(1h/24h化学老化):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不溶于特定溶剂的沉淀状物质。沉淀物中可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油品中的沉淀物会加剧设备磨损和喷油嘴堵塞;沉淀物可在储存罐中、过滤器滤网上或设备积累,造成油料从油罐到燃烧器流通不畅。加速总沉淀物及潜在总沉淀物则反映了燃料油在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沉淀物析出的倾向,可用来预测油品在贮存或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4.沥青质:沥青质是一种由多种复杂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5.酸值(酸度):中和1克试油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谓之酸值。酸值高的燃料偶尔会加速船用发动机的损坏。这样的损害主要发生在燃油喷射设备内部
16.相容性: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这里主要是重油和柴油相容)
16.红外光谱分析:快速测定油品成分的主要手段
17.CCAI:计算碳芳烃指数(CCAI),通过燃油密度和运动粘度计算得出,它反映燃油的点火延迟程度,但不反映燃油的整体燃烧特 性。通过规定CCAI,可避免因燃油密度与粘度异常的相关性而延长点火延迟。
18.元素分析(Al+Si):原油加工过程中,经过催化裂化流程后,加入的催化剂微粒为硅和铝的化合物。经循环使用,再回收后,约有5%左右的微 粘残留在渣油中。残留在油品中的这些催化剂微粒细小,既硬又脆,进入燃油系统后会对高压油泵柱塞和套筒造成异常磨损甚至会咬死,还会使喷油器异常磨损,造成喷油雾化不良。同时也会造成缸套,活塞环,排气阀等异常磨损。
燃料油检测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依据 | 样品量(ml) |
1 | 运动粘度 | ISO 3104, ASTM D445, GB/T 11137 | 50 |
2 | 密度 | ISO 12185 | 20 |
3 | CCAI(碳芳香烃指数) | ISO 8217 | / |
4 | 硫含量 | ISO 8754, ASTM D4294, GB/T 17040 | 50 |
5 | 闪点(闭口) | ISO 2719, ASTM D93, GB/T 261 | 100 |
6 | 硫化氢 | IP 570 B | 20 |
7 | 酸值 | ASTM D664, GB/T 7304 | 20 |
8 | 1小时化学老化总沉淀物 | ISO 10307-2 | 50 |
9 | 残炭 | ISO 10370, ASTM D4530, GB/T 17144 | 20 |
10 | 倾点 | ISO 3016, ASTM D97, GB/T 3535 | 50 |
11 | 水分 | ISO 3733, ASTM D95, GB/T 260 | 100 |
12 | 灰分 | ISO 6245, ASTM D482, GB/T 508 | 100 |
13 | 铝+硅,钒、钙、锌、磷、钠 | IP 501 | 50 |
14 | 净热值(总热值+硫+水分) | GB/T384,ASTM D242 | 200 |
15 | 相容性 | ASTM D 4740 | 20 |
16 | 沥青质 | SH/T 0266 | 20 |
17 | 红外光谱 | FT-IR | 20 |
18 | 非石油烃类含量 | OC1020 | 50 |
19 | 固含量 | Q/HS LH 1039 | 50 |
20 | 碱性氮 | SH/T 0162 | 50 |
21 | 水溶性酸碱 | GB/T 259 | 100 |
22 | 减压蒸馏 | SH/T 0165 | 400 |
23 | 模拟蒸馏 | SH/T 0558 | 20 |
24 | 饱和烃含量,芳烃含量,沥青质含量,胶质含量(四组成) | / | 400 |
25 | 芳烃含量 | SH/T 0606 | 20 |
26 | 硫化氢(仲裁) | IP 570 方法A | 20 |
26 | 24小时热老化潜在总沉淀物 | ISO 10307-2 | 50 |
27 | 弹热值 | GB/T384,ASTM D240 | 20 |
28 | 总热值(弹热值+硫含量) | GB/T384,ASTM D241 | 100 |
备注:ISO 8217:2017标准检测项目为1-13项;GB17411-2015标准检测项目为1-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