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迎来重要更新 未来将注重名录数字化建设
2025年05月23日 10:44:5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02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单位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较之前版本,2025版在物种收录数量、类群覆盖、数据互通等方面有显著变动,在科学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单位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较之前版本,2025版在物种收录数量、类群覆盖、数据互通等方面有显著变动,在科学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
 
  具体到名录内容,2025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其中物种148341个,种下单元14376个。较2024版新增6857个物种和496个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新增4994个物种和470个种下单元;植物界新增458个物种,减少5个种下单元;真菌界新增1405个物种和31个种下单元。并且,2025版首次收录了中国蜻蜓和蚯蚓,分别新增了895和4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类群的空白;新增中国竹节虫目51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进一步丰富了名录的内容。
 
  此外,各领域分类研究进展方面,我国新增脊椎动物132种,蜘蛛目新增309种;新增植物新种284个,新种下类群19个,并重新发现4个多年未见物种;我国学者主导发现了1723个菌物新种。
 
  而随着新版名录的公开,我国的科研工作也将得到有力的推进。
 
  生物物种名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为生物分类学、系统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通过制定生物物种名录,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程度的基础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保护并做出相关决策。而名录的更新和完善反映了生物分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及时反馈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动生物分类学不断发展。同时,准确的生物物种名录也能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助力跨学科研究。
 
  除此之外,生物物种名录还是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不同物种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通过观察生物物种名录中物种的组成和分布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生态环境的异常情况,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趋势。基于生物物种名录,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而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是目前少数每年都会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并且名录还是开放下载的。依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各版生物物种名录的总下载量超过20TB,同时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更是已经超过了2000万次,名录本身也被国内外大量期刊论文、专著引用。这进一步体现出名录本身的学术性价值以及其作为科学支撑的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消息,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完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并且,还会注重名录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确保物种信息数据能够更好的共享出去,为科技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63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盛大开幕

    2025年5月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荣耀归来,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2025-05-23 16:32:25
  • 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第63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在即

    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高博会主题为“融合...
    2025-05-22 16:52:48
  • 产教融合链动科技成果 “落地生金” 第63届高博会探索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现阶段,产教融合却面临着力度不足、嵌合不深、转化不够的问题,促使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和协同创新成为了高等教育需要长期努力的方...
    2025-05-21 15:23:32
  • 稳定运行超2000小时 这个装置持续助力海洋油气绿色开发

    海洋油气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减少海洋油气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压力,实现海洋油气绿色,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2025-05-13 17:21:42
  • 我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亮相海州湾畔 为智能绿色港口提供“连云港样本”

    “云港电拖”每艘的年综合运营成本较同马力燃油拖轮能节省近300万元,替代同马力燃油拖轮后,每艘每年可减少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依...
    2025-04-24 09:11: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红外热像技术在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