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像鱼一样游动 仿生技术赋予水下机器人灵活性
2025年05月22日 11:40:0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34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自然界鱼类身上的侧线系统获得启发,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ht的仿生侧线传感器。

  在全球化背景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高度关注。通过运用机器人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作业效率以及精准度,尤其是针对一些危险的工作场景,机器人在安全性上还具备独特的优势。也正因如此,各国目前正在针对机器人技术开展技术竞争。
 
  而随着近几年ai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成为了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也促进各个产业向智能化、柔性化转型,其中农业机器人对于智慧农业的影响,就是一个具备代表性的例子。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的出现,为水下作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一定程度上也让人类有了进一步探索水下世界的手段。就在近日,针对高危水下作业这一难题,全新的水下机器人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自然界鱼类身上的侧线系统获得启发,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ht的仿生侧线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感知水流变化,从而帮助水下机器人实现像鱼类一样,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运动,避开障碍。从而有效解决目前水下机器人存在导航精度不足、水流信息感知能力弱、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
 
  据了解,这种仿生侧线传感器采用了一根模仿鱼类侧线神经丘的柔性硅胶触须进行水流传感。当触须受到水流刺激后,其内部的摄像头就会拍下触须弯曲的细微变化,并通过智能分析,计算出水流的流速及方向,并帮助水下机器人及时做出调整。同时根据实验结果,这种仿生侧线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非常高,水流的测速结果误差可以控制在3个百分点内,方向误差更是不到1%,因此完全能够满足独立运行需求。而搭载了该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也在测试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像真鱼一样依据水流变化自动调整、灵活转向,顶着水流前进。
 
  后续,该传感器将进行进一步优化,并有望在水下勘探、生态监测等场景投入使用。目前该成果也已经刊登于《IEEE机器人汇刊》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致力于推动国产工业温控智能化 普泰克惊艳亮相CIBF2025

    作为工业温控领域的技术型企业,普泰克(上海)制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泰克”)携其核心产品——新能源部件测试温控系统惊艳亮...
    2025-05-19 10:48:45
  • 已开放投稿!《自然》2026年将新增健康传感两本子刊

    近日,《自然》期刊宣布将于2026年1月推出《健康》《传感》两本子刊。
    2025-05-12 11:30:09
  • 雷达液位变送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D02,招标范围:福建漳州核电...
    2025-05-09 14:36:56
  • 中科院研发智能超声技术 创新解决基层“医疗难”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出 “机器人 AI 掌上超声“ 的技术路径,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025-05-07 15:30:16
  • X射线光栅单色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线光栅单色器,镜箱组及狭缝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60339,招标范围:...
    2025-05-06 10:51: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红外热像技术在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