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厂商报道>正文

安序源科技递表港交所 集成电路生物科技国产企业冲刺上市
2025年05月15日 12:01:2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386

安序源科技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浦银国际联席保荐。公司成立于2016年,聚焦集成电路与生物科技融合技术。

  2025年4月30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安序源科技(Axbio International Limited)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于香港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浦银国际担任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安序源科技创立于 2016 年,定位为“集成电路生物科技领导者”,其核心技术平台覆盖四大领域:集成电路芯片、合成生物学与化学工程、电化学与微流控,以及人工智能。
 
  公司产品管线包括微阵列芯片分析仪、两款EL-NGS基因测序仪及配套检测试剂盒。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是中国少数基于电化学技术的多靶标分子诊断产品,具备高灵敏度(检测下限低至100 copies/ml)、快速检测(<2小时)等优势,可填补PCR仪器与基因测序仪之间的市场缺口。该产品于2025年3月完成临床试验,并于4月获江苏省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另一突破性产品AxiLona AXP-100为EL-NGS(电化学长读长测序)平台,采用300毫米、65纳米制程的Bio-CMOS芯片技术,每芯片集成超百万纳米孔检测单元,在准确性(>99%)、读长、成本与速度上实现平衡。此外,公司正开发通量提升十倍的AXP-1000,进一步满足科研与临床需求。
 
  安序源科技以“中美双核”模式运营,研发网络覆盖硅谷、深圳、天津与无锡四大中心,团队81人中约60%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累计获授权专利近100项。创始人田晖(Hui Tian)与伊戈尔·伊万诺夫(Igor Ivanov)分别拥有斯坦福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在半导体与生物科技领域深耕超20年,曾领导InVisage(后被苹果收购)等企业的核心技术开发。
 
  尽管技术领先,安序源尚未实现商业化盈利。招股书显示,2023年公司无营收,2024年营收仅47.9万美元(来自研究用途设备销售及诊断服务),同期净亏损达2285.6万与2346.6万美元,两年累计超4600万美元。研发开支为主要成本,2023年与2024年分别达1530万与1140万美元。
 
  成立至今,公司完成四轮融资,累计募资达上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斯利康中金、云锋基金、五源资本等。2022年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后,估值达3.47亿美元。上市前,创始人田晖持股30.44%,伊戈尔持股15.22%,机构投资者中云锋基金与阿斯利康中金各持股5.91%。
 
  全球分子检测市场预计2033年将达47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亦将突破百亿美元。安序源凭借差异化技术切入赛道,但面临国际巨头竞争:非测序检测领域由Bio-Rad、罗氏等主导,高通量测序市场72.1%份额由Illumina占据。如何在巨头林立的赛道中突围,将实验室创新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回报,仍是其面临的核心命题。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赛多利斯2025年Q1业绩:全球增长强劲,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赛多利斯第一季度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销售收入8.83亿欧元,同比增长6.5%。中国业务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第一季度,但与2024年第四季度...
    2025-05-14 11:53:15
  • 预算4775万元 复旦大学仪器采购意向

    复旦大学计划采购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数字PCR系统、超高真空样品准备系统等仪器设备,预算4775万元。
    2025-05-12 14:53:57
  • 市场月报 | 中标总金额2400余万 4月PCR仪中标盘点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4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可统计到的PCR仪中标119台,中标总金额2413.14万元。
    2025-05-12 13:30:39
  • 赛纳生物、海尔施基因强强联合 共拓基因测序技术海外版图

    近日,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基因测序技术资源与区域市场优势,...
    2025-05-08 13:43:08
  •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荧光PCR法》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团体标准结合国产小型化的荧光PCR仪器,实现对目标菌的快速检测。。
    2025-05-06 14:48: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