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型非法添加物检验方法
2025年03月11日 15:49:0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4366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中伐地那非丙氧基羟乙基替代物的执法检验方法》通知,该检验方法详细规定了多种食品及保健食品中该替代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及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确证方法,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正式印发《食品中伐地那非丙氧基羟乙基替代物的执法检验方法》,针对食品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新型伐地那非衍生物,建立专项检测技术标准,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打击此类违法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在督办“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案”中发现,违法分子为逃避传统检测手段,将伐地那非(一种处方药)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生成“伐地那非丙氧基羟乙基替代物”等新型衍生物,并非法添加至食品中。此类成分未经安全性评估,可能引发头痛、低血压、心血管风险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满足案件定性和行刑衔接工作需要,总局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制作了执法检验方法,并组织专家进行了认定。新发布的检验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及高分辨质谱确证法,可精准识别饮料、糖果、饼干、酒类等普通食品,以及片剂、胶囊等保健食品中的伐地那非衍生物残留。对于蜂蜜、口服液、颗粒剂等其他类食品,经方法验证后亦可参照检测。
 
  根据技术原理,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并过滤后,通过外标法定量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检验检测机构可以采用该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案件定性裁量和定罪量刑的参考
 
  这一方法的制定,不仅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打击食品中添加非法物质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伐地那非及其衍生物均被《食品安全法》明确列为“非法添加物”,其滥用不仅违反药品与食品分类管理原则,还可能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医疗渠道获取处方药物,切勿轻信宣称“速效”“无副作用”的食品或保健品。
 
  素材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85亿元仪器采购大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布政府采购意向

    4月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布多个政府采购意向,其中仪器品目100多项,预算总额达2.85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月—...
    2025-05-01 23:06:01
  • 预算840万 武汉大学采购液质联用仪等

    武汉大学就“武汉大学水风光清洁能源互补运行与控制模拟交叉集成创新支撑中心项目-大电流有机材料合成系统”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
    2025-04-30 09:53:18
  • 预算270万元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委托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平台采购全自动生...
    2025-04-30 09:37:57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1332万元 中国水稻研究所采购生命科学仪器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委托浙江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1332万...
    2025-04-30 09:18:07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