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AI也能“从零开始”设计蛋白酶?酶工程领域重要里程碑!
2025年03月03日 11:59:5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3688

在新一期《科学》期刊上,一项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们首次利用AI,成功从零开始设计了具有复杂活性位点的丝氨酸水解酶,这一成就标志着酶工程领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AI)作为现代科技的杰出代表,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强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在医疗健康领域,AI能够借助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快速、精准地诊断疾病;在农业领域,AI的应用推动了智慧农业和智能农机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与探索领域,AI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模型预测和实验设计等方面。
酶是自然界中的“魔法师”,它们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迅速加速化学反应,并改变分子的结构。酶存在于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酶已经在药物生产和工业过程中得到应用。新开发的酶设计工具有望推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传统酶设计方法在整合活性位点至预先存在的蛋白质结构时,往往受到结构灵活性和活性位点预组织程度的限制,导致催化效率不尽如人意。尽管化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但最初通过计算设计的酶效率仍远低于天然酶。
在新一期《科学》期刊上,一项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们首次利用AI,成功从零开始设计了具有复杂活性位点的丝氨酸水解酶,这一成就标志着酶工程领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贝克团队此次引入了一种名为PLACER(蛋白质—配体原子构象集合再现)的新型机器学习网络。该网络通过分析蛋白质骨架、氨基酸特性和结合分子的化学结构,能够预测酶活性位点的精确原子排列。这一创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团队能够更准确地设计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酶。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贝克尔实验室开发的RFdiffusion模型,这是一款开源的蛋白质生成AI程序,并使用PLACER评估这些蛋白质的活性位点组织情况,帮助筛选出最有潜力的从零开始设计的酶。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设计出了功能性丝氨酸水解酶。
这些酶仅需最小化的活性位点规范,就能有效地催化酯水解反应。此外,该方法还在低通量筛选过程中发现了5种全新的酶折叠方式,这些折叠方式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天然丝氨酸水解酶,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古老酶家族的结构多样性。
研究人员表示:“它们还不如天然酶表现得好,但这些酶是计算机生成的,已经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并且非常精确。”与此同时,贝克尔实验室的博士毕业生安娜・劳科也说道:“现在,理论上我们能够制造出针对任何反应的定制酶。这简直颠覆了我们过去设计酶的方式。”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从头设计酶的重大进步,也为开发更高效的催化剂开辟了新途径。对于理解和扩展酶的功能性而言,这一突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命科学领域,AI也正逐步成为蛋白酶设计的重要工具。蛋白酶的设计通常需要精确控制氨基酸序列和三维结构,而传统的蛋白酶设计方法依赖大量的实验试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相比之下,AI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分析海量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数据,并预测氨基酸序列如何折叠成三维结构。这不仅显著提升了蛋白酶设计的效率,还有助于发现和设计全新的蛋白酶,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酶工程领域将迎来更多的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不仅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还可能为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资料参考来源: 科技日报等)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大学计划采购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仪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7200万元。2025-04-30 14:21:11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PCR仪中标89台,中标总金额2503.92万元,中标数量同比增长295.2%,中标金额同比...2025-04-30 11:04:37
-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委托浙江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1332万...2025-04-30 09:18:07
-
丹纳赫2025年Q1业绩基本稳定 关税下预计全年核心收入仍将增长
丹纳赫第一季度业绩营收57.41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生命科学部门收入为16.80亿美元,其中生命科学仪器业务整体个位数下降。公司...2025-04-29 15:31:28 -
近日,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为建设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委托浙江广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2025-04-27 10:34: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