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制备高效率柔性太阳能电池
2025年02月12日 11:16:28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839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张新亮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兼具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和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可拉伸太阳能电池,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理想的供能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可折叠手机、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产品的兴起,为众多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智能体验。然而,尽管前景向好,这些电子产品也面临着一些实质性挑战——如何为这些设备提供高效、稳定且持续的供能。
 
  就在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邵明教授、张新亮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兼具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和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可拉伸太阳能电池,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理想的供能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传统无机太阳能电池(如硅电池)尽管光电转换效率高,但因其刚性和脆性,难以满足可穿戴设备、室内光伏等新应用场景的需求。有机太阳能电池(OPV)虽然具有轻、薄特性且具有一定的机械柔韧性,可以实现弯折,但在大尺度的机械形变(如拉伸)条件下,光电性能仍会急剧下降乃至失效。
 
  目前,高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仅可承受<5%的拉伸形变。如何克服半导体光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获得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机械拉伸性的柔性光电子器件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邵明教授课题组前期对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探索了半导体分子结构和薄膜结晶性,电子给体和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为理解非晶和多晶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传输提供新的理解。
 
  研究中,该团队设计了一类全新的小分子受体材料BTP-Si4。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富勒烯和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不同,该受体材料表现出独特的“增塑”效应。它能大比例渗入到活性层聚合物给体的非晶区域,增大聚合物链段的“自由体积”,利于聚合物链段在外界应力作用下滑移并重新取向,并有效降低了整体光活性层薄膜的结晶性,从而大幅提升薄膜的机械拉伸性能。
 
  同时,该受体分子可以通过紧密的3D堆叠保持高效的电荷传输,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基于该小分子受体和超高延展性的聚合物给体(PNTB6-Cl)的共混活性层薄膜,团队成功制备了高效率(光伏转换效率超过16%)的柔性/可拉伸太阳能电池,器件可承受高达95.5%的极限拉伸形变,远超此前报道的各类柔性太阳能电池。
 
  值得关注的是,该器件可与人体皮肤完美共形,即使贴附在手指、手腕、膝盖等大形变的活动关节处,器件仍可正常工作。还可以在室外和室内光照射下为大多数可穿戴电子器件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
 
  高效率柔性/可拉伸太阳能电池的研发成功,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的实力,也为众多新兴电子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应用,更加环保、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有望加速走向现实,为更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大连物化所发现光电-热电耦合效应可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团队提出了光电-热电双效应耦合的思路,并发现了光伏效应与热电效应的耦合机制,实...
    2025-06-19 13:45:1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再获突破 昆明理工大学带来全新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上...
    2025-06-17 17:23:32
  •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
    2025-06-16 11:14:52
  • 细菌造的电池 硬币大小却能精准调控神经血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钟超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神经工程中心研究...
    2025-06-11 11:37:46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迈向产业化 新技术是关键助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再获重要突破,气相辅助表面重构技术有望帮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迈向产业化。
    2025-06-03 11:11:44
  • 以温控科技助推锂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厦门宇电精彩亮相CIBF2025

    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携带其高品质、高性能的系列温控产品,精彩亮相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
    2025-05-21 16:31:3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