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体系建设不断深化 新药研发不断加速 中医药科创成果喜人
2025年01月10日 17:35:4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3638

根据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公布的信息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中医药领域超160亿元,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收获了许多创新成果。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如今已经逐渐发展成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独特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除了出台了诸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外,还加大了对中医药科研、教育、产业等方面的投入,以此来鼓励中医药创新,提升中医药的防病治病能力。而这一系列的努力也帮助中医药科技工作收获了累累硕果。
 
  根据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公布的信息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中医药领域超160亿元,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也收获了许多创新成果。
 
  基础研究方面,除了在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科学阐释与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外,临床医疗也有重要突破,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代谢问题、消化异常等领域,中医药医临床评价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医药更展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根据相关报道,“2023年以来,基于循证证据和大量临床实践,遴选发布了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52个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
 
  除此之外,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以及中医药科研工作推进方面,中医药领域获批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并且有一大批重大平台相继被组建起来。中药新药研发进程也有了明显加速。据统计,2021年以来有40个中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了16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医药将继续围绕现代科学进行发展,以防病治病能力为基本目标,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中医药的实用价值。并且将继续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成果,助力中医药新品研发、中药剂型改良、中药制药工艺创新;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中药全产业链,让中医药产出更智能,也更符合绿色标准。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会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为大众健康提供帮助,而绿色、安全也将成为未来中医药的代名词,保障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栀子花提供促进神经系统再生的有力武器

    京尼平在治疗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方面的显著疗效使其成为神经再生领域的重要候选药物。此外,京尼平的发现和研究也推动了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
    2025-01-23 14:36:43
  • 2025年药品检验能力验证计划正式启动

    今日(1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药品检验能力验证计划的通知。本次验证计划将涵盖多个领域和项目,以全面评估各药品...
    2025-01-23 13:16:44
  • 6家中国创新药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将推动核药、干眼症等药物开发

    1月13日~1月19日,全球范围内有至少12家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新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包括6家中国药企,分别为艾威药业、...
    2025-01-21 13:51:04
  • 2家药企抢先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快报!分别来自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

    上市药企2024年业绩预告正相继发布,部分企业还抢先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快报,截至1月20日,共有超研股份和首药控股2家药企抢...
    2025-01-21 13:45:52
  • 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颗粒仪设备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颗粒仪设备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623-2440J1110596,招标范围:颗粒仪设备 2台,...
    2025-01-20 10:40:47
  • 新增2家药企预计2024全年业绩翻倍,这家净利润将大幅增超2000%

    根据梳理,2025年1月16日,包括华北制药、三生国健、荣昌生物、迪哲医药、亚太药业、华兰疫苗等不少药企集中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
    2025-01-17 15:41: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