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建立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年12月25日 09:28:3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3781

12月1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四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在山东聊城共同建立了交流协作机制,旨在推动碳计量技术攻关、规范制订和人才培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12月19日,2024碳计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在山东聊城隆重召开。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广东、山东、福建四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共同建立了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促进各方在碳计量技术攻关、碳计量技术规范制订、碳计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全国性的碳计量体系,为中国碳排放核算、碳交易等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技术保障。
计量作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碳计量工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年来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自2007年起我国就开始制定国家相应的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办法,经过多年的试运行和补充,目前我国的碳计量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同时我国在碳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四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在各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聚焦黄河流域中上游煤化工、林草碳汇等重点领域,开发了“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国家碳计量中心(广东)着力提升碳核算数据质量甄别能力,保证火电企业碳核算数据质量;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重点聚焦黄河流域下游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需求,建立了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则瞄准平板玻璃、钢铁两大行业开展多元化服务,形成应用创新示范。
国家碳计量中心的建立和交流协作机制的推进,将加强碳计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碳计量专业人才。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地域广阔,产业众多,通过交流协作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碳计量体系,为中国碳排放核算、碳交易等提供坚实计量技术保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公信力。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模块化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92,招标范围:模块化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招标...2025-04-18 13:06:09
-
项目名称:振动性能及长期跟踪数据采集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B19,招标范围:振动性能及长期跟踪数据采...2025-04-18 11:58:37
-
近日,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委托辽宁浩亿招投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高压全自动气体活塞式压力计、压力数据采集仪恒温校准装置、差...2025-04-08 09:40:41
-
预算464.6万 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2025年度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采购(二期)招标项目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就“2025年度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采购(二期)招标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64.6万元。2025-04-03 11:35:20 -
项目名称:北化(包头)协同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动态力学参数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01835,招标范围:动...2025-04-02 13:26:08
-
园区将主要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等提供高技术检验检测。2025-03-31 15:47:4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