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国产声纳测腔装备在金坛储气库试验成功 助力储气技术发展
2024年12月23日 14:19:5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4170

国产盐穴储气库声纳测腔装备在金坛储气库现场试验成功,最大测距达70米(天然气环境)和240米(卤水环境),性能媲美国际同类产品。该装备由国家管网集团自主研制,对推动我国储气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储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在金坛储气库成功完成了自主研制的国产盐穴储气库声纳测腔装备的现场试验,标志着我国在盐穴储气库测腔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储气库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金坛储气库被誉为“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此次试验中,国产声纳测腔装备在天然气环境下的最大测距达到了70米,卤水环境下的最大测距更是高达240米,其探测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充分展示了国产装备的技术实力。
 
  盐穴型储气库以其注采灵活、单井吞吐量大、储气无泄漏、工作气量比例高等优点,成为了储气调峰设施的理想选择。而声纳测腔装备作为盐穴储气库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对于探测盐穴储气库的造腔形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介绍,盐穴储气库在建设和生产运行阶段,对腔体形状的检测需求量大,且对检测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声纳测腔技术成为了当前盐穴腔体形态检测的唯一有效方法。该技术利用声波测距原理,通过声纳测量井下仪器向盐穴腔体壁发射声脉冲,并检测回波信号,从而获取腔体的形态信息。
 
  此前,国内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一直依赖进口声纳设备进行测腔。然而,随着国内盐穴储气库测腔需求的不断增加,研发国产盐穴储气库声纳测腔装备成为了当务之急。为此,国家管网集团研发团队历经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高温高压超宽带收发换能器设计、多频宽带线性功率发射、井中装置姿态稳定性控制等。
 
  此次研发的国产盐穴储气库声纳测腔装备,不仅完成了盐穴卤水腔和带压天然气腔体的实测验证,而且设备性能完全满足盐穴储气库测腔的需求。这一成果的成功研制,不仅满足了我国大型复杂储气腔体对高精度、高可靠性测腔技术的迫切需求,也为盐穴储气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国产盐穴储气库声纳测腔装备的成功研制,对于推动我国储气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我国储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国家管网集团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国产储气库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为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作出更大的贡献。
 
  素材来源: 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025-04-29 11:06:13
  • 加速培育技术创新 国家2025颠覆性创新专项申报指引发布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
    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国资委首次发布央企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
    2025-04-23 13:29:40
  •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2025-04-22 14:31:16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涵盖了时间频率计量、机动车检测、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2025-04-18 16:49: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