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杀菌环节,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大肠杆菌引发的食品安全思考
- 2024年12月09日 15:50:05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点击:2899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近日,某测评博主发布了对紫燕百味鸡卤味产品的检测报告,其中鸭脖和夫妻肺片的大肠菌群检测5个样品都超出了最高安全限量,最高达29000CFU/g,是标准的290倍。12月7日,紫燕食品发布声明称,公司注意到,网上有消息称在紫燕百味鸡线上商城所购买的部分“锁鲜装”产品存在菌群不合格的情况。据查,相关产品出厂内检结果均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一时间,紫燕百味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大家热烈讨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大肠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却能成为食品安全的“大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以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大部分菌株通常无害,但其中的一些致病性菌株,却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近年来,因大肠杆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不断为我们敲响警钟。
大肠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多种多样。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原料受到污染,比如使用了被粪便污染的水源灌溉蔬菜,或者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接触了受污染的环境,其体内的大肠杆菌就可能进入食品。加工环节中,若操作不规范,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也会为大肠杆菌的传播提供“温床”。此外,食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不当,温度、湿度控制不佳,也会促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
正规的大型食品加工厂通常有严格的杀菌环节。目前,食品生产企业采用的杀菌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是热力杀菌,这是常见且历史悠久的杀菌方法之一。巴氏灭菌技术,将食品在61摄氏度-63摄氏度保持30分钟,或72摄氏度-75摄氏度保持15分钟-20分钟,能够杀灭多数致病菌。这种方法适用于柑橘、苹果汁饮料、果酱、糖水水果罐头等食品的灭菌,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食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高温短时灭菌则是在85摄氏度-90摄氏度下保持3分钟-5分钟,或95摄氏度下保持12分,可有效杀灭酵母菌、霉菌、乳酸菌等。超高温瞬时灭菌更是将食品在瞬间加热到130摄氏度以上,几秒钟内达到140摄氏度-160摄氏度并维持数秒钟,几乎可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这种技术具有灭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牛奶、豆乳、酒、果汁及各种饮料等产品的灭菌。
二是物理杀菌方式。紫外线消毒利用波长260nm的紫外线照射微生物,使其分子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而致死。该技术可用于各种食品容器以及畜肉、清凉饮料、啤酒制造用水、蔬菜、鱼贝类及其制成品、冷却水、冰冻鱼的解冻水等的杀菌。臭氧消毒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杀菌手段,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及强力的消毒杀菌剂,其氧化力极强,杀菌力可达氯的3000倍,能使水中重生菌数显著降低。还有电子射线杀菌,电子射线源或白热丝在真空下加热,阴极产生电子,由于电子通过真空电场时速度加快、能量高、穿透力强,可达到高效的杀菌效果,并且具有杀菌效率高、速度快、无需附属设备等优点。
三是新兴的超高压灭菌技术。将食品密封于弹性容器或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在高静压(一般100MPa以上)下处理一段时间,可使蛋白质和酶发生变性,微生物细胞核膜被压成许多小碎片和原生质等一起变成糊状,从而造成微生物死亡。这种方式能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成分、营养价值和色泽,对于肉类等食品的杀菌效果尤为显著。
四是辐照灭菌技术。利用χ、β、γ射线或加速电子射线对食品进行辐照,可杀死食品中的病原菌、微生物及昆虫等。食品经辐照处理后还能抑制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防止食品的变质与霉烂。此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我国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这一高新技术。
然而,即使有众多的杀菌方式可供选择,食品生产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仍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企业要根据食品的种类、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杀菌方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杀菌的效果和食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杀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杀菌环节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消费者自身同样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的生产过程和杀菌情况,食用时要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对于肉类、蛋类等易受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
同在12月7日,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因大量抢购开始实施部分商品限购。胖东来超市的爆火,离不开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品质、诚信的热烈追求。一次次扎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总有消费者想到去胖东来买安全放心的食品。笔者认为,食品安全关键的一环仍在生产商,监管再频繁和严格也总有“漏网之鱼”,只有企业从源头严格要求自己,真诚的为消费者着想,才能像胖东来一样赢得消费者的心。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 预制菜“烹出”年夜饭新滋味 2025-01-14 14:55:54
- 预制菜年夜饭市场的崛起,是食品科技与消费需求深度融合的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制菜的品质将不断提升,为更多家庭带来便捷、美味、新鲜的年夜饭体验,也将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 2024年我国共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标准物质 2025-01-14 13:38:56
- 2024年,我国已宣布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标准物质,较上年增长了51.9%,总数首次超过1.8万项。
- 从牧场到餐桌,看古浪羊产业如何“链”动经济 2025-01-13 14:00:40
- 历经岁月沉淀与发展,古浪羊产业已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不仅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还为诸多关联产业注入磅礴动力。
- 舌尖上的兔肉:深加工点亮美味,机械助力腾飞 2025-01-10 16:46:11
- 在当今蓬勃发展的食品产业浪潮中,兔肉产业正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 车厘子跨洋保鲜记: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 “接力” 2025-01-09 15:27:48
- 采摘后的车厘子,便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鲜接力赛”。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