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土豆米:创新粮食的新突破与新机遇
2024年12月07日 14:24:03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3453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一种新型的粮食产物——土豆米,正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与机遇。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一种新型的粮食产物——土豆米,正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与机遇。
 
  就在不久前,全国第一条“土豆米”生产线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正式投产。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团队耗时5年半的研发成果,标志着马铃薯全产业链有了全新的突破。这一成果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的结晶。
 
  中国是世界土豆主要生产国,马铃薯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长期以来,薯类作物不易长时间储存,且在我国民众的普遍认知中,土豆更多被视为下饭菜而非主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豆在粮食领域的发展。但土豆米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融合大分子物理理论、食品大分子加工与高分子挤塑造粒技术,从物理层面改变了土豆的大分子特性,重塑薯类作物的淀粉链。这样加工而成的土豆米,不仅口感良好,还兼具美味、营养、价格惠民三大特点,并且可长期存储。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土豆米的意义重大。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主粮耕地资源有限,而有大量的坡地和山地可以种植土豆却未得到充分利用。土豆米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突破了向耕地和亩产要主粮的传统思维,实现了向加工要粮食。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占用更多耕地的情况下,增加粮食的产量和供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土豆米的生产也为马铃薯产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机遇。以昭通市巧家县为例,随着土豆米生产线的投产,预计年加工新鲜土豆可达2500吨左右,实现产值3000万元左右。这将有力地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当然,土豆米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产物,在其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土豆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土豆米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又一主食选择,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豆米的诞生是我国粮食产业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为我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期待着土豆米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 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2025年农业补贴政策清单出台

    近日,国家发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2025-04-28 13:18:34
  • 筑牢肉制品安全防线,食品检测设备不可或缺

    食品检测设备在应对这些挑战、保障肉制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5-04-27 14:48:28
  • 从柚香谷看饮料行业发展新路径

    饮料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柚香谷的异军突起,为饮料行业...
    2025-04-24 15:15: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