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首个全国电离辐射计量能力建设指导性文件发布!
2024年11月06日 09:42:21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302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首个全国电离辐射领域计量能力建设指导性文件《电离辐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指南(试行)》,旨在进一步加强电离辐射能力建设,完善我国计量建设体系。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电离辐射是原子释放出的一种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传播。电离辐射有多种有益应用,包括在医学、工业、农业和研究中的用途。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首个全国电离辐射领域计量能力建设指导性文件《电离辐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进一步加强电离辐射能力建设,完善我国计量建设体系。
 
  《指南》规划未来10年研制建立10项剂量、活度、中子计量基准,86项电离辐射领域计量标准,21种放射性核素活度标准物质
 
  在核电产业发展方面,《指南》规划建立(250~600)kV 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等计量基标准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标准物质,可保障核反应堆内部及周边在线辐射监测设备、人员辐射防护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异常情况。
 
  在放射诊疗方面,《指南》规划建立医用加速器电子水吸收剂量基准装置等计量基标准,确保放射影像与治疗设备诊断效果并符合辐射安全标准,通过准确监测和评估辐射剂量,提高放射诊疗质量。
 
  在地质勘探领域,《指南》规划建立放射性气体(氚、氪、氙、氡、碳)活度基准装置等计量基标准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标准物质,保障辐射探测设备提供精准数据,提高资源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在农业辐射应用领域,《指南》规划建立辐射加工水平电子束辐照装置剂量校准装置等计量标准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标准物质,可确保辐射监测设备测量结果可靠性。辐射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进行辐射灭菌和安全检测,延长保质期,促进农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在深空探测领域,《指南》电离辐射主要应用于监测宇宙辐射和空间环境,以保护航天器及其设备,以及宇航员的安全。由于深空中的辐射水平远高于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宇宙射线、太阳辐射、空间背景辐射等,宇航员在执行长期任务时面临较大风险,如辐射致癌、急性辐射病和其他健康问题。规划建立单能中子注量率基准组等计量基标准及放射性核素活度标准物质,可保障辐射探测设备提供精准数据,有效评估宇宙射线对航天器及航天员的潜在风险,为航天任务提供及时预警,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索深空探测提供数据支撑。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模块化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模块化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A92,招标范围:模块化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招标...
    2025-04-18 13:06:09
  • 振动性能及长期跟踪数据采集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振动性能及长期跟踪数据采集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47-2540SCCZBB19,招标范围:振动性能及长期跟踪数据采...
    2025-04-18 11:58:37
  • 预算170万元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采购校准装置

    近日,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委托辽宁浩亿招投标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高压全自动气体活塞式压力计、压力数据采集仪恒温校准装置、差...
    2025-04-08 09:40:41
  • 预算464.6万 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2025年度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采购(二期)招标项目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就“2025年度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采购(二期)招标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64.6万元。
    2025-04-03 11:35:20
  • 动态力学参数测试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北化(包头)协同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动态力学参数测试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01835,招标范围:动...
    2025-04-02 13:26:08
  • 正式投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

    园区将主要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等提供高技术检验检测。
    2025-03-31 15:47:4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