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国内首个大型LNG薄膜罐成套建造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2024年10月30日 11:56: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3863

10月29日,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最大适用于30万方罐容的大型LNG薄膜罐成套建造技术取得新突破。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随着我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加,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建设发展迅速,在建和已投入运营的LNG接收站逐渐增多。LNG储罐是接收站的重要设备,用于储存从LNG船接卸的LNG,因此LNG储罐的建造技术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
10月29日,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最大适用于30万方罐容的大型LNG薄膜罐成套建造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鉴定,整体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方法及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项成果覆盖薄膜系统、绝热模块、材料性能、预应力系统及混凝土结构等多个方面,贯穿了从研发、设计、采购、施工到开车和运维的全工程周期,开创了我国首个大型薄膜罐成套建造技术研究的先河。
另悉,该项目由创新公司科研团队与法国GTT合作完成,双方围绕LNG薄膜罐壁和罐底绝热板、波纹板、次屏蔽等材料要素,持续开展设计、生产、评估等关键技术攻关。
其中,针对薄膜板的波纹构型,团队制定了研究方案并进行了国内首次陆上薄膜罐常温和低温的强度试验,构建了有限元压型建模和3D扫描建模两套互为验证的数值模型,在大量分析及试验基础上,完成了薄膜板强度设计、疲劳失效评估、位移补偿能力评估和稳定性设计及校核等一系列方法,揭示了波纹型薄膜板的抗拉能力、承压能力和疲劳损伤特性,系统建立了LNG薄膜罐波纹型薄膜板设计的底层架构。
同时,结合北燃天津南港LNG薄膜罐波纹板焊缝实际情况,团队完成了薄膜焊接工艺指导书,为LNG薄膜的全过程关键技术攻克,打下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验证飞射物撞击大型薄膜罐的损伤破坏和动力响应问题,公司科研团队搭建大口径冲击试验装置,通过缩尺模型冲击试验方法,对LNG薄膜罐的抗冲击性能进行试验模拟研究,开展了国内首次薄膜罐外罐抗冲击试验。
试验获取了关键定量损伤、时程响应、损伤图像影响信息等数据,对于指导大型薄膜罐结构设计、提升其抗飞射物毁伤能力,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LNG薄膜罐成套建造技术体系将会日益完善,对优化我国能耗结构、提升能源使用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素材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2025-04-29 11:06:13 -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国资委首次发布央企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2025-04-23 13:29:40 -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2025-04-22 14:31:16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涵盖了时间频率计量、机动车检测、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2025-04-18 16:49: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