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我国茶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2028年将突破5300亿元
2024年10月17日 14:16:16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量:3691

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茶叶市场规模也保持连年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511.8亿元,预计2028年可达5309.6亿元。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茶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的增加,茶叶市场持续扩大,品牌化、品质化趋势明显。同时,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战略也为茶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茶叶市场规模也保持连年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511.8亿元,预计2028年可达5309.6亿元。
 
  茶叶生产情况相对稳定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产量已达355万吨,比2022年增长20.79万吨,同比增长6.2%。我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5149.76万亩,同比增加154.36万亩,增幅3.09%。其中,可采摘面积4650.16万亩,同比增加110.27万亩,增幅2.37%。茶园面积超过500万亩的省份有4个,分别是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六大茶类的产量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为240.4万吨,与2022年基本持平,增长0.6万吨,增幅0.3%。我国进口的茶叶主要以红茶为主,占进口茶叶总量的82.60%。在二级市场,茶叶可按品质高低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和特级。从茶叶国际现货市场来看,2019年下半年到2024年4月,特级茶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其他品级的茶叶销售价格相对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我国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量已达38万多家,其中华南地区门店数量最多,高达12.5万余家;其次是华东地区,有7万多家;东北地区数量最少,仅有1.87万家。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茶叶产业未来将长期保持平稳向好发展的趋势。受到茶园面积增加影响,2023年茶叶生产的增长率较高。总体而言,茶叶生产情况相对稳定,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在大众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原叶茶内销情况不尽如人意,市场进入阶段性存量竞争期,茶企应尽快开拓新渠道、新模式以促进销量增长。同时,特级茶叶的产量易受到生长环境、采摘时节等因素的影响,而消费者对于特级茶叶的需求变动不大,当供需不平衡时,特级茶叶的价格会有较为频繁的波动。另外,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量的增长将推动茶叶消费量的上升,为茶叶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和茶农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茶叶产量将逐年增长。
 
  饮茶养生观念深入人心
 
  《报告》显示,有41.21%的消费者保持每天喝茶习惯,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需。随着健康养生观念的深入,42.49%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喝茶来达到保健的目的。此外,喝茶场景多元化,兼具休闲、社交和商务等场景。65.14%的消费者在送礼时最喜爱的茶叶形态是袋装茶,51.06%的消费者自饮时则最喜爱散装茶叶。71.29%的消费者希望茶叶礼盒在茶叶种类的扩展上有所改进,64.76%的消费者希望茶叶礼盒在茶叶来源标识方面可以更加详细具体,45.51%的消费者希望可以提高茶叶品质。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我国饮茶文化从古流传至今,饮茶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加之对于健康养生的需求不断上升,饮茶愉悦身心、滋养身体的益处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并认可。喝茶已经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茶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国内消费者对于茶叶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未来能够得到市场更多认可的,将会是在茶叶品质上反复打磨的茶叶厂商。
 
  线上线下相互融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茶品市场入局者开始探索行业品类细分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打造新场景、新产品、新需求。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行业格局将会是多品牌共同发展的状态。随着5G、AI等技术的普及应用,直播电商将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运营模式,有助于茶叶线上市场扩张。
 
  《报告》显示,茶企在直播电商的发展下不断加码线上营销,2017—2023年,我国茶叶线上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3年为350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有所放缓。未来,短视频、直播等线上营销将会成为茶企常态化的营销方式。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完备的成熟品牌将占据更大优势。
 
  业内专家认为,在销售渠道方面,茶叶行业已打破传统线下销售的局限,线上销售成为重要渠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销售模式逐渐普及,并向新零售趋势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知名茶叶品牌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品质控制,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同时,茶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特色和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大型茶叶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品牌形象、品质保证和营销策略等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中小企业仍然是行业的主流,它们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地域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食品报》(2024年10月16日07版)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违规案例看食品机械企业广告合规之道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2025-05-08 15:05:03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