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量子纠错技术推动量子计算迈向新高度
2024年10月10日 10:31:44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6910

近年来,谷歌、IBM等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投入资源,竞相开发量子纠错技术,以期实现稳定可靠的量子计算系统。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尽管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但量子计算机的稳定性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量子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容易出错,导致其尚未能投入实际使用。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谷歌、IBM等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投入资源,竞相开发量子纠错技术,以期实现稳定可靠的量子计算系统。
传统计算机使用“比特”处理信息,每个比特只能代表0或1。而量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处理单元为“量子比特”,它们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这种特性使量子计算机能比传统计算机更快处理某些任务。
然而,量子比特对环境噪声极为敏感,容易出现错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在执行量子运算时,其无误差操作次数仍然有限,远未达到实现量子优势所需的百万次甚至数万亿次。因此,量子纠错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将注意力投向逻辑量子比特——这是一种由物理量子比特通过量子纠缠连接而成的信息处理单元,能通过将相同数据存储在不同地方来减少量子计算机的错误。谷歌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逻辑量子比特的错误率并不会像滚雪球般增加,而是在达到某个阈值后开始减少。这一发现为未来实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构建逻辑量子比特外,还有科学家在开发其他量子纠错技术。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测试了一种名为玻色编码的纠错技术,该技术巧妙地将错误分布在量子计算机的振动上,具有更强大的纠错能力。亚马逊量子计算团队也展示了另一种名为“范畴量子比特”的玻色编码技术,其错误率同样随着系统的扩大而减少。
在量子纠错技术的推动下,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微软公司与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成功纠缠了12个逻辑量子比特,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计算保真度。此外,微软还宣布与原子计算公司联手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力求实现1000个高性能逻辑量子比特。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量子纠错技术的巨大潜力,也拓宽了量子计算的边界。
同时,科学家们也指出,完全容错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仍然遥不可及。尽管谷歌和IBM等公司曾声称实用的容错量子计算机最早将于2029年面世,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量子纠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资料参考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关注这15类重点情形!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近日,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期半年,结束后转为常态化机制。2025-05-07 13:47:13 -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加快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2025-05-07 13:29:21
-
日前,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对2025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项目名单予以公布。2025-05-07 10:44:28
-
日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决策部署,经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现对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2025-05-06 14:34:29
-
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4.4米口径JUST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启动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观测,2032...2025-05-06 13:45:00
-
5月6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展示了一种全新超导电路设计,该设计可让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2025-05-06 11:26: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