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13项试验顺利通过 国产植物绝缘油走进现实
2024年09月25日 11:24:3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168

植物绝缘油又称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从天然油料植物种子或其他生物材料中提取得到的新兴的液体绝缘材料,由于其高燃点、高闪点,并且环保可降解的优点,近年来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植物绝缘油又称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从天然油料植物种子或其他生物材料中提取得到的新兴的液体绝缘材料,由于其高燃点、高闪点,并且环保可降解的优点,近年来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植物绝缘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方案,尤其是在对环保和消防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城市核心区域电站、煤炭化工企业电站、地下电站、大型楼宇或建筑供电系统,以及对短期内过载能要求较高的钢铁冶炼、电解电镀等工矿企业电站,还有电网关键设备变压器。也正因如此,攻关植物绝缘油的相关生产难题,做到自主生产,一直是该领域努力的方向。
 
  而就在近日,我国在植物绝缘油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据悉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植物绝缘油技术攻关团队牵头研发的新一代植物绝缘油顺利通过氧化安定性等13项型式试验,预计该成果将为我国包括电网在内多产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帮助,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据悉,自2012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建植物绝缘油技术攻关团队以来,团队先后攻克了植物绝缘油深度脱酸和添加剂复配协同增效的性能调控技术,掌握了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在电、热应力下的产气机理和变化规律,发明了适用于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诊断方法,设计了符合要求的植物绝缘油实验室制备以及10千伏、35千伏植物绝缘油变压器。此外,我国的第一台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35千伏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也是由该院设计制造,并且目前已经顺利通过全套型式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生产、应用植物绝缘油的能力。
 
  而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该成果预计将破解电力设备变压器现阶段存在的环境污染难题。由于矿物绝缘油本身存在难以回收的问题,同时又难以降解,废弃到自然中会成为环境污染物,因此一直以来矿物绝缘油都是电网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路上的绊脚石。而植物绝缘油与之相比,能够做到自然环境下的轻松降解,28天自然降解率可以达到97%,因此即使发生泄漏,也不会对环境和水源造成污染。此外,从低碳的角度来说,同等情况下,每吨植物油比矿物油碳排放少1.1吨。也足以看出植物绝缘油的市场竞争力之强。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电力设备开始采用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具有全部知识产权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诞生一方面有利于此类产品进一步实现普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户反馈意见帮助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预计未来,植物绝缘油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绿色美好。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 第63届高博会将于长春举办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将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吉...
    2025-05-14 17:06:17
  • 2025第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谁最抢眼?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
    2025-05-13 17:22:29
  • 数据中心建设潮:数字经济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2025-05-13 15:44:46
  • 预算320万 复旦大学采购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
    2025-05-13 15:31:26
  • 超声波助力燃料电池高效回收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025-05-13 11:12:32
  • 吉林高博会:创新成果的集结号与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起点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
    2025-05-13 11:07: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