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总产值产值超8000亿 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增长
2024年09月04日 16:51:31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532

近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在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4)》,将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完整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近年来,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空间数据处理等核心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与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加速,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迎来高速增长的同时,各个产业对于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开始日益生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诞生。它的出现为全面展现产业发展现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年报告发布,都会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在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将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完整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报告》中提到,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较2022年增长4.2%。该数据表明了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地今天,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初步形成了完整地产业链。此外,《报告》强调了近十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展示出的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持续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1.5%。
与之相呼应的是产业的综合创新能力。在互联网地图、精准定位、商业遥感卫星、测绘仪器制造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根据《报告》中提到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理信息相关专利授权数超过1.36万件,同比增长22.8%。
这些创新技术中,包括了融合型新业态发展。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地理信息产业目前已经融入了电力、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基础设施,带动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融合型新业态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日均提供位置服务5800亿次以上。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开发能力增强,实景三维软硬件一体化方案日趋成熟,遥感AI大模型加速落地,测绘仪器装备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加强等,也侧面反映了地理信息产业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活力。
当然,这些发展与服务的背后,涉及到了大量的企业。《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约22.3万家,其中包括了5批共129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276家地理信息企业。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在众多技术中,北斗系统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告》中重点强调了北斗系统的发展以及影响。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增至48颗,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33颗北斗三号卫星。并且,2023年北斗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了国内导航地图领域的主用技术。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圆满收官 2025第21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精彩集锦!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南京科教博览会于3月2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圆满收官。博览会以“科技...2025-04-07 11:42:50 -
最高支持5000万元!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若干措施》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为首要任务,提出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03-21 13:11:01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三个目录...2025-02-17 09:44:09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2025-02-12 13:06:57
-
近日,瑞士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了一种真菌电池,可为农业和环境研究中使用的传感器供电。2025-01-15 13:14:44
-
363.48亿元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达363.4866亿元,推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及内涵式发...2024-12-27 13:19: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