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从传统到未来:中国能源结构的“新绿”转变
2024年08月31日 11:00:0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932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展示了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实践路径。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 在当今时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绿色、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也在努力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实现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展示了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实践路径。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显著提升,中国能源的绿色含量和含“新”量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截至2023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15亿千瓦,这一数字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装机,标志着中国能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近40%,比2013年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
 
  白皮书强调,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不断推进能源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在光伏发电领域,高效晶体硅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技术不断创新,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5%。风电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风电叶片、高塔架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已达到18兆瓦。
 
  此外,中国能源转型还积极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示范应用和快速迭代升级。通过实施光伏领跑者基地、新能源大基地开发等措施,中国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升级。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在能源含“新”量方面,中国能源行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发挥创新平台引领带动作用。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提升,推动新能源、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依托重大工程推动能源技术装备攻关、示范和推广,以工程应用不断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迭代升级。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走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2023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分别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025-04-29 11:06:13
  • 加速培育技术创新 国家2025颠覆性创新专项申报指引发布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
    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国资委首次发布央企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
    2025-04-23 13:29:40
  •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2025-04-22 14:31:16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涵盖了时间频率计量、机动车检测、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2025-04-18 16:49: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