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超冷原子传感技术首次成功检测太空环境变化!
2024年08月15日 14:21:0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207

近日,研究团队首次使用搭载于国际空间站上的超冷原子来探测太空中周围环境的变化。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原子干涉仪是一台惯性质量敏感器,它可用于油井定位、空间导航、引力场和加速度的精密测量等方面,因此原子干涉仪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一直在地球上利用该传感器研究重力的基本性质,促进了飞机和船舶导航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希望在太空中也能延伸应用该技术,因为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可延长测量时间,并获得更高灵敏度。但原子干涉仪此前无法单独在太空长时间运行。
近日,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卫星大地测量与惯性传感研究所、德国乌尔姆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量子技术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使用搭载于国际空间站上的超冷原子来探测太空中周围环境的变化。
探路者实验是指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实验环境中,为了验证技术可行性、理解实验系统的特性、确定最佳操作参数、评估潜在的挑战和风险,而进行的一系列初步实验。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后续更深入、更系统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探索和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美国宇航局(NASA)的冷原子实验室(Cold Atom Lab,CAL)于2018年发射,是国际空间站(ISS)上的首个此类设施,其目标是通过在低地球轨道的微重力环境下对超冷原子进行基础物理研究。该实验室能将原子冷却到几乎绝对零度。在此温度下,一些原子会形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在BEC下的原子处于相同量子态,其微观量子特性会变得宏观,更便于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在微重力环境下,BEC可以达到更低温度并存在更长时间,为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研究机会。其中的原子干涉仪是利用原子的量子特性进行精确测量的传感器之一。
为了获悉国际空间站振动的影响,研究团队利用冷原子实验室原子干涉仪中超冷Rb-87原子进行的探路实验,研究了三脉冲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此外,研究团队利用拉姆齐剪切波干涉法,在单次运行中显示干涉图样,这些干涉图样在超过150ms的自由膨胀时间内可观察到。最后,使用冷原子实验室原子干涉仪远程测量布拉格激光光子反冲,是首个在太空中使用物质波干涉测量的量子传感器的演示。
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3日以“Pathfinder experiments with atom interferometry in the Cold Atom Lab on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在国际空间站冷原子实验室中开展关于原子干涉测量的探路者实验)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Jason R. Williams(第一作者)、Charles A. Sackett、Nicholas P. Bigelow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2025-04-29 11:06:13 -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国资委首次发布央企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2025-04-23 13:29:40 -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2025-04-22 14:31:16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涵盖了时间频率计量、机动车检测、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2025-04-18 16:49: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