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三部门明确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
2024年08月09日 14:27:18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339

为做好2024年度享受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及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8月8日,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25号)要求,为做好2024年度享受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及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其中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申报信息开展资格复核。根据第三方机构复核意见,综合考虑工业母机产业链重点领域企业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进行联审并确认最终清单。地方工信部门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对清单内企业加强日常监管。
 
  在监管过程中,如发现企业存在以虚假信息获得减免税资格,应及时联合核查,并联合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复核。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复核后对确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函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按相关规定处理。
 
  通知原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工信部联通装函〔2024〕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25号)要求,为做好2024年度享受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清单是指财税〔2023〕25号文中提及的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工业母机主机、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企业清单。
 
  二、申请列入清单的企业应于2024年8月31日前在信息填报系统中提交申请,并生成纸质文件加盖企业公章,连同必要佐证材料(电子版、纸质版)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称地方工信部门)。已列入2023年清单的企业,拟继续申请进入2024年清单的,须重新提交《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提交证明材料清单》(见附件1)中第2、3、6、8项。
 
  三、地方工信部门根据企业条件(见财税〔2023〕25号文第一条、第二条及附件《先进工业母机产品基本标准》),对企业申报信息进行初核推荐后,于9月15日前将初核通过名单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申报信息开展资格复核。根据第三方机构复核意见,综合考虑工业母机产业链重点领域企业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进行联审并确认最终清单。
 
  五、企业可于10月31日后,从信息填报系统中查询是否列入清单。清单印发后,企业可在当期一并计提前期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列入2024年清单的企业,于2024年1月1日起享受政策;已列入2023年清单但未列入2024年清单的企业,于2024年10月31日停止享受政策。
 
  六、清单有效期内,如企业发生更名、分立、合并、重组以及主营业务重大变化等情况,应于完成变更登记之日起45日内向地方工信部门报告,地方工信部门于企业完成变更登记之日起60日内,将核实后的企业重大变化情况表(附件2)和相关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发生变更情形后是否继续符合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企业超过本条前述时间报送变更情况说明的,地方工信部门不予受理,该企业自变更登记之日起停止享受2024年度相关政策。
 
  七、地方工信部门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对清单内企业加强日常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如发现企业存在以虚假信息获得减免税资格,应及时联合核查,并联合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复核。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复核后对确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函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按相关规定处理。
 
  八、企业对所提供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申报企业应签署承诺书,承诺如申报出现失信行为,接受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九、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对符合政策的企业条件进行调整。
 
  附件:1.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提交证明材料清单
 
  2.企业重大变化情况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24年8月1日
 
相关资料下载:

附件.rar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 威尔泰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披露 拟2.8亿元剥离亏损仪表业务

    威尔泰拟2.8亿元向关联方出售亏损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预计交易后净利润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同时推进收购紫江新材切入新能源领域。...
    2025-04-11 13:35:26
  •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来了!三部门联合发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5-03-13 11:50:19
  • 29个!福建省公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福建省公布2024年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共29个产品入选。其中,4个产品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5个产品为省内首...
    2025-03-06 09:36:25
  • 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其中包括高温熔体成分在线检测技术、气固相法生产氯化高聚物关键技术与装备、高端机床装...
    2025-02-27 09:27:30
  • 唯琴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助力打造高精度传感器

    唯琴(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融资资金将用于高精度传感器量产投入及海外市场拓展。
    2025-02-25 14:33: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