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离子管理膜帮助锂电池解决锂枝晶生长难题
2024年08月05日 10:53:32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003

锂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一员,凭借高能量密度和低维护成本的优势,成为了目前诸多领域的首选储能媒介,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产品中。但也正因如此,许多时候,锂电池本身也会成为限制产品发展的瓶颈,甚至直接影响产品的寿命。所以,针对锂电池现有技术进行突破,成为了锂电池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课题。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锂电池作为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一员,凭借高能量密度和低维护成本的优势,成为了目前诸多领域的首选储能媒介,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产品中。但也正因如此,许多时候,锂电池本身也会成为限制产品发展的瓶颈,甚至直接影响产品的寿命。所以,针对锂电池现有技术进行突破,成为了锂电池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课题。
 
  “锂枝晶”便是现阶段锂电池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锂枝晶是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还原时形成的树枝状金属锂,它的出现会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来说,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同时,在生长过程中它还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此外,锂枝晶本身还可能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进而引发电池燃烧等危险情况。
 
  事实上,即便到了今天,锂枝晶的生长机理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论,如何控制、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仍旧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而就在最近,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据悉,相关研究团队利用离子径迹技术和表面化学修饰工艺,研制出一种面向无枝晶锂金属阳极的离子管理膜。这种离子管理膜具有垂直排列、直径均一的纳米通道。纳米通道表面带有负电荷,有助于实现锂离子的选择性传输,并减小锂离子浓度波动。同时也保证了这些通道能够作为离子分配器和锂离子导向器,有效管理锂离子的分布和传输,赋予了离子管理膜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锂离子转移数。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离子管理膜的锂/铜电池在0.5毫安每平方厘米下循环100次,库仑效率超过96%;在1毫安每平方厘米条件下,可将锂/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延长至1200小时。
 
  该成果,为更安全、更耐用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相信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这种离子管理膜还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被运用到民用产品中,带动锂电池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公布

    生态环境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试点单位情况,经审核,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现予印...
    2025-04-21 14:47:40
  • 稳定循环两千次 水性电池能否推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

    水性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电解质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成本及环境友好性上有突出表现,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
    2025-04-17 17:23:28
  •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 钠离子电池能否打开能源新市场

    原材料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供应稳定且环保的优势,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帮助下,钠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较为顺利,也顺势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储能...
    2025-04-15 17:12:30
  • 绿色环保还能自由塑性 新型流体电池有望助推柔性电子发展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研发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电池,这种电池柔软且可延展,并且采用的是液态电极,因此...
    2025-04-15 13:04:01
  • 中科院高温镁电池电解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人员等在高温镁金属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4-14 14:12:57
  • 26.78%效率 2500小时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

    4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绿色光电器件与储能电池团队青年教师林智超与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自然》...
    2025-04-11 11:04: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