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全球极端高温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4年07月12日 14:30:30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4102

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作为地球的一份子,中国绿发会提出12点倡议!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引发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的增温的现象,而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逐渐增加,进而促进了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部分地区干旱加剧可能会进一步造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变暖更甚,并以此循环。
 
  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联合国分别于1992年、1997年、2015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巴黎协定》。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作出了“3060”双碳目标的承诺,即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国务院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通过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作为地球的一份子,个人力量虽有限,但聚少成多,就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炎炎夏日,国家的电能、化石能源等的使用量逐步增加,有些地方甚至在超负荷运转,为了减少碳排放,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个人力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在此倡议:
 
  1.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不要开灯。
 
  2.尽可能减少空调的使用;如需使用空调则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建议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
 
  3.如需购买家用电器,建议购买一级能效电器,切勿贪图便宜购买高耗能电器。
 
  4.做到及时断电——离开室内随手关灯,电脑不用或手机充电后及时拔插头,短暂不用的电器调至节电模式(打印机、电脑显示屏)。
 
  5.尽可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改为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或骑行、步行等出行方式。
 
  6.尽量购买新能源车,家用设备(如地暖、炉灶等)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液化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7.清洗衣物尽量减少用水、夏季衣物尽量减少洗衣机的使用。
 
  8.减少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牙刷、拖鞋、浴帽、餐具、纸杯等)的使用量及使用频率,做到非必要不使用。
 
  9.采购多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尽可能减少塑料袋使用。
 
  10.建议办公进行双面打印并重复利用纸张,尽量减少办公、生活用纸的使用量。
 
  11.按需求购买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以免过期,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浪费。
 
  12.减少衣物、化妆品的购买,尽量确保物尽其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 第63届高博会将于长春举办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将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吉...
    2025-05-14 17:06:17
  • 2025第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谁最抢眼?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
    2025-05-13 17:22:29
  • 数据中心建设潮:数字经济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2025-05-13 15:44:46
  • 预算320万 复旦大学采购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
    2025-05-13 15:31:26
  • 超声波助力燃料电池高效回收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025-05-13 11:12:32
  • 吉林高博会:创新成果的集结号与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起点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
    2025-05-13 11:07: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