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遥感数据重构领域取得突破!
2024年07月11日 13:42:4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897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唐世林团队在遥感数据重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南海多源遥感高分辨率海表叶绿素逐日产品的精准重构。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传统卫星遥感技术在监测海表叶绿素浓度时,常因天气条件恶劣、卫星传感器运行故障等因素导致数据大量缺失,这些无规律的数据缺失严重制约了卫星数据在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唐世林团队在遥感数据重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南海多源遥感高分辨率海表叶绿素逐日产品的精准重构。
唐世林团队创新性地结合了最优插值(OI)方法和深度学习网络框架(SwinUnet),开发出了一种名为OI-SwinUnet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巧妙融合了卫星观测与现场观测数据,通过最优插值方法利用空间邻域信息,同时借助SwinUnet的强大多尺度特征学习能力,对长时间序列的遥感观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重构,最终实现了对缺失叶绿素a浓度数据的高精度恢复。
基于这一创新方法,研究团队成功生成了南海区域逐日1km分辨率的海表叶绿素产品。这一产品不仅展示了南海季节尺度的海表叶绿素a时空变化规律,还能够精准捕捉天气尺度下海洋现象的快速变化过程,为科学家进一步探究南海多尺度动力过程的生态效应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唐世林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是对现有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对推动海洋科学研究、提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准重构的逐日海表叶绿素产品,研究人员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广东省特支计划项目和南海海洋所自主部署项目等的大力支持,充分展示了科研合作与资源整合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将在海洋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研究发表在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副研究员叶海彬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唐世林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杨超宇,LTO副研究员董园和研究员陈楚群。
(资料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2025-04-27 14:41:52
-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2025-04-22 09:43:43
-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