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环保标准与安全标准冲突,企业应该听谁的?
2024年06月20日 11:04:23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3822

环保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环保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两者都考虑到位,如果发现有冲突的地方,也应当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及时找出解决办法。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今年4月,成都市一食品公司反映,自家企业内部有一处封闭空间,环保部门去检查时要求原则上将其封死,避免有害气体散逸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应急部门去检查时则要求加强通风排气,避免有害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淤积、浓度过高,对误入人员或作业人员造成威胁。到底是封死还是开窗通风?双方标准不一甚至互相冲突给企业实际操作造成了困扰。
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小环环立即快马加鞭为大家查明了来龙去脉↓
起因:污水处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该企业虽为食品企业,但生产流程中涉及到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则涉及到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比如常见的硫化氢、氨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气体。
为避免这些气体扩散外溢,影响到该企业附近的普通居民群众,环保部门在环评文件中要求企业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加盖密闭,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收集,并通过UV+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待各项数据检测达标后再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入大气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也明确了:含 VOCs废水储存和处理设施敞开液面上方100 mm处VOCs检测浓度>200μmol/mol,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a)采用浮动顶盖;b)采用固定顶盖,收集废气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c)其他等效措施。
所以,环保部门的要求是有理有据的。
冲突:密闭空间有安全风险?
上面提到,环保部门为了保护周围居民的安全,要求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艺环节密闭起来。然而,应急部门邀请的专家在帮助企业检查安全隐患时却提出: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工艺处于密闭状态,会造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上升,对误入人员或作业人员造成健康威胁,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并设置强排风扇将气体排放出去,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从理论上看,环保部门的专家要保护周围居民安全,于是建议密闭;应急部门要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于是建议通风排放。两者的出发点和解决方式都没错,难道问题就无解了吗?
误会解除:密闭空间并没有完全密闭
了解到企业的困惑之后,成都市环保部门与应急部门前往现场联合调研并进行了沟通讨论,最后发现,其实环保部门要求的“密闭空间”并没有形成物理意义上的完全密闭。
从废气处理流程图可以看出来,风机在源源不断地形成负压,将密闭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向外吸,而有毒有害气体向外流动过程中必然会经过废气处理设备,于是废气“被迫”接受了处理之后,又被风机从15米高的烟囱“推了”出去。
这一过程本身,就起到了降低密闭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作用,也就不会造成密闭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了。
误会解除之后我们发现,按要求设计的废气处理设施不仅阻止了有毒有害气体逸散影响周边居民,也保障了企业内部的毒害气体浓度达标,可以说是“环保与安全两手抓、两不误”了。
环保与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环保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两者都考虑到位,如果发现有冲突的地方,也应当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及时找出解决办法,为企业健康发展、员工放心工作、居民正常生活,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2025-05-13 17:22:29
-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2025-05-13 15:44:46
-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2025-05-13 15:31:26
-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2025-05-13 11:12:32
-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2025-05-13 11:07:40
-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发现,茶特殊的鲜味与香味来自于其中的茶氨酸,这是一种类似味精的物质,其主要作用...2025-05-12 16:06: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