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我国已成功淘汰29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24年06月04日 10:03:3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28967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会上表示,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20周年之际,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分享中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和履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5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会上表示,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20周年之际,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分享中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和履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是重要的新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力,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中国大力推进POPs控制行动,已成功淘汰29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和环境排放。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成功淘汰29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和环境排放。并提前完成在用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下线与废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环境无害化处置两个公约目标。
同时,实现了二噁英类排放四个下降:重点行业烟气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向大气排放的二噁英总量在2012年达峰后逐步下降;大气环境中二噁英浓度相应呈下降趋势;一般人群膳食二噁英类平均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指导值且呈下降趋势。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从顶层制定了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构建以“筛、评、控”为主线的环境风险防控思路,提出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全过程治理举措,在打基础、建体系、防风险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新污染物治理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任务目标,POPs控制工作全面纳入美丽中国建设蓝图,逐步进入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的新阶段,POPs控制在认识高度、实践深度、创新力度上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显示,20年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控制行动,全面淘汰29种类POPs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每年避免数十万吨POPs的生产和环境排放,有效防范相关农产品、消费品中POPs的健康风险。
中国已全面淘汰的29种类POPs

重点行业领域的POPs的污染控制标准

《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中提到,为了提高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能力实现POPs控制目标,需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组合拳”。中国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注重多元宣传引导,推动绿色生活时尚,持续提高POPs控制能力。
其中,要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支撑项目,开展POPs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等,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励。实施一系列POPs示范工程项目,示范推广先进替代技术240余项。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推进科教融合,不断壮大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面对POPs污染的全球性挑战,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还将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共创无POPs的美好未来,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资料参考来源: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报等)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2025-04-27 14:41:52
-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2025-04-22 09:43:43
-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