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突破困局:专家呼吁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2024年05月24日 15:08:2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345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科研装备自主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呼吁,完善创新生态,锻造科研“利器”。
5月18日-19日,各领域专家齐聚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香山科学会议第S71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围绕高端科学仪器助推基础研究新范式发展、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部件、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等中心议题,共话新时期高端科学仪器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创新,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科学仪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建立了完善的科学仪器教育体系,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创新体系方面,我国初步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高端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探索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仪器合作创新新模式。此外,我国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以科学仪器创新为主的企业。
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科研装备自主创新需求更加迫切。多年来,我国科学仪器研制以集成创新居多,原始创新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出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出,在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仪表行业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仍存在跟跑为主,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畅,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易用性不突出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大科学时代对科学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迭代也越来越快。许多领域的前沿突破,都依赖于极端条件下工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对科学仪器更高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
来自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提出,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亟待突破。传感器技术、激光器技术、质谱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都是高端科学仪器研制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也有专家认为,科学仪器中的核心关键部件同样具有共用性、通用性。核心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长,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迭代升级特性明显。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核心关键部件创新作用,并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结合体系,给予长期支持。
为完善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各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呼吁,要从人工智能新变革、国产科学仪器生态圈构建、应用场景挖掘等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新型体制优势,联合国内一流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型机构等,实现产学研政企全链条协同,共同推动我国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国产科学仪器行业仍需面对诸多挑战,但通过各领域坚持科技创新,逐步克服挑战,相信国产科学仪器在科研舞台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余杭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及辅助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870.1...2025-04-29 10:33:54
-
4月26日,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16亿人民币,设立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支持学校科技创新和...2025-04-28 10:10:55
-
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就“光学元件表面检测设备”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80万元。2025-04-27 13:27:51
-
预算334万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仪器维修、维护、保养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污染源监测运维项目-实验室监测仪器维修、维护、保养(2025)”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34...2025-04-16 10:14:32 -
此轮公布的15份处理决定涉及15所院校21名人员,其中有5所是985大学,3所是211大学。2025-04-15 14:31:04
-
河南省: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和2024年度中原学者工作站名单公示
日前,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和2024年度中原学者工作站拟建站单位名单公示》,拟建设2025年度院士工作站2...2025-04-14 11:31: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