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规范猪肉产业给屠宰设备等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2024年04月29日 14:55:06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点击量:4001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猪肉产业链将加快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方向发展。长期来看,屠宰设备、肉制品加工设备、冷藏保鲜设备以及保鲜包装都将有一定的市场机遇。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猪肉是中国人日常饮食比较常见的肉类来源。中国人喜欢购买新鲜的猪肉,近年来,通过电商渠道,包装好的冷鲜肉产品也逐渐增多。猪肉产业的市场变化,与我国规范生猪屠宰密不可分,同时也给屠宰设备等相关机械加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基本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其消费量远高于其他动物产品。2021年-2022年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连续提升,猪肉在国内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并呈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国内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现代零售商、餐饮、电商渠道的拓展和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鲜肉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我国猪肉的消费量很高,品质也在逐渐提升,这与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生猪屠宰行业规范化、机械化,集中屠宰,保障生猪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密不可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3年占比47.3%、同比大幅提升,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可以看出生猪屠宰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方案》,计划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序压减落后产能,促进屠宰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到2025年全国畜禽屠宰布局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2024年1月1日,《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不断出清,促使屠宰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升级。前不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年底,本市生猪屠宰企业全部达到《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全面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屠宰GMP)为抓手,按照畜禽屠宰“六化”要求,持续开展畜禽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和支持现有屠宰厂(场)新建、改扩建高标准屠宰车间,提升标准化屠宰生产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到2027年,全区畜禽屠宰企业发展到550家,其中,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40家。鼓励发展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一体化经营。新建、迁建、改扩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年实际屠宰产能不低于15万头以上,并配备冷链贮藏和配送体系。重点发展年出栏生猪15万头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厂(场)。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猪肉产业链将加快向“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方向发展。长期来看,屠宰设备、肉制品加工设备、冷藏保鲜设备以及保鲜包装都将有一定的市场机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违规案例看食品机械企业广告合规之道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2025-05-08 15:05:03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