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废塑料化学循环成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
2024年04月23日 10:38:2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963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全球战塑”。《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废塑料化学循环正成为国内外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环保,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球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以及塑料废弃物污染等问题让社会对环保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同时,公众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的需求日渐增长。环保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也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安全以及未来的发展。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废塑料化学循环正成为国内外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预计2035年,如果我国化学循环利用率达到30%,可节约石油资源约1.08亿吨,相当于再造两座大庆油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化学循环与物理回收是废塑料材料化循环利用的两大路径。化学循环是指以废塑料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一定比例的塑料单体以及其他化学组分,并进一步生产塑料及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
 
  业内专家表示,与物理回收相比,化学循环具有广泛的原料适应性,能将无法有效经济回收的低值废塑料和复合包装,甚至填埋场或自然界中堆存的废塑料进行集中回收利用。
 
  《报告》显示,目前化学循环技术已逐渐成熟,形成了以裂解法、解聚法、气化法为主的主流技术工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产生废塑料6200万吨左右,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增加5.6%。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也面临材料化回收率难以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化学循环途径。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明确废塑料化学循环战略定位,将其作为构建我国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规划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划,并作为应对塑料污染的核心手段。
 
  废塑料化学循环体现了科学研究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性,也为塑料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相关技术以及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人类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一个人一个月消耗超1.5公斤石油 咖啡文化背后竟涉及巨大石油消耗?

    数据显示,一个400毫升容量、带隔热纸壳和杯盖的塑料杯,平均重量约为30克,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52.5克石油。
    2025-02-12 11:46:27
  • 自主可控!高端聚甲醛生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

    近日,我国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化学”)成功完成了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项目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中试。
    2025-02-11 11:03:28
  • 塑料危机迫在眉睫:每年产生5210万吨塑料废物,我们该如何应对?

    根据9月4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分析,这些人群中大多数会焚烧塑料废物或将其倾倒在环境中。该研究认为,全面的收集服务是减少全球塑料污...
    2024-09-06 15:14:54
  • 细菌制造热稳定性塑料:科技创新引领绿色未来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学突破——他们首次利用细菌成功制造出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塑料,其性质与广泛应用的...
    2024-08-22 11:24:41
  • 下料机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项目编号:4197-234VISIONOX4/106,...
    2024-04-07 13:34:1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