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植物细胞无机磷可视化高效检测技术实现突破!
2024年03月29日 10:05:5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0732

研究团队建立的这种植物细胞无机磷可视化高效检测技术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费用低、耗时短、操作简单、不受植物种类及组织部位限制等诸多优势。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根系主要吸收无机正磷酸盐,其也是植物体内磷循环利用的最主要形态。当磷素充足时,植物体内无机磷含量能占到总磷的80%左右。
 
  因此,明确植物无机磷的细胞分布模式是研究植物磷素高效利用调控机制的关键。然而,目前对植物组织细胞间无机磷的分布和储存模式仍不清楚,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的植物细胞无机磷可视化检测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开发了一种快速比色Pi成像方法,即无机正磷酸盐染色法(IOSA),可以高分辨率半定量成像细胞内Pi。
 
  研究团队使用IOSA揭示了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模式植物中Pi饥饿或改变Pi稳态的突变引起的细胞Pi分布变化,并发现木质部薄壁细胞和基部节筛管元件细胞在水稻的Pi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研究团队还使用IOSA筛选了细胞Pi稳态发生改变的突变体。
 
  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的细胞Pi分布调节因子HPA1/PHO1;1,它特异性表达在伴侣细胞和木质部薄壁细胞中,调节水稻韧皮部Pi从叶尖到叶基的转运。综上所述,IOSA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法来可视化细胞内的Pi分布,并促进了从细胞到整个植物的Pi信号传导和稳态分析。
 
  研究团队建立的这种植物细胞无机磷可视化高效检测技术与现有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费用低、耗时短、操作简单、不受植物种类及组织部位限制等诸多优势。
 
  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明确了水稻和拟南芥组织细胞无机磷主要的分布模式;发现了已知磷素核心调控因子的新功能,并筛选克隆到了新的水稻叶片细胞磷再利用调控因子。该研究为磷养分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作物磷高效遗传改良提供了新基因资源。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
    2025-04-29 15:47:14
  • 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2025-04-27 14:41:52
  • 预算178万 广州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
    2025-04-27 09:46:13
  •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
    2025-04-22 09:43:43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中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
    2025-04-21 13:21:53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