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卡脖子”技术突破!国内首款可量产量子计算机用稀释制冷机问世
2024年02月27日 15:28:2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2590

现如今,“中国造”稀释制冷机已交付用户,并在实际运行中显示了良好的技术实力。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在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粒子物理乃至天文探测等科研领域广泛应用。其中,稀释制冷机也是构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设备,可为超导量子计算芯片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
 
  然而其市场一直被国际厂商牢牢占据。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国内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科大国盾量子组成的联合团队,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电科、中船重工等都在积极攻关。但目前可量产落地并投入使用的国产稀释制冷机依然稀缺,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现如今,“中国造”稀释制冷机已交付用户,并在实际运行中显示了良好的技术实力。
 
  2月26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联合发布消息,国产稀释制冷机ez-Q Fridge在交付客户后完成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实际运行指标达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成为国内首款可商用可量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稀释制冷机。
 
  据悉,2023年下半年,科大国盾量子向2家科研单位交付了国产稀释制冷机产品,经客户多月测试,设备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能够结合主动减震系统以及磁屏蔽等,为量子芯片提供低至10mK级别的极低温低噪声环境,制冷功率达到450uW@100mK。在容纳78根低温测控同轴线缆的超导量子计算低温支撑系统中,分别对56比特和24比特超导量子芯片进行测试,稀释制冷机运转效果良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同样的量子计算芯片,在我们的稀释制冷机下发挥的能力、测量的指标和使用国际产品的一样”,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大国盾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告诉记者,芯片运行的效果决定了整个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因此稀释制冷机的性能至关重要。除技术指标先进外,ez-Q Fridge还能提供比同类型机器更大的工作空间,用户可以安装更多量子计算芯片,满足多方面科研需求。
 
  接下来,科大国盾量子将进一步与更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用户携手,开展量子计算软硬件研发,共同推进国内量子计算产业链发展和前沿科技突破。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025-04-29 11:06:13
  • 加速培育技术创新 国家2025颠覆性创新专项申报指引发布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
    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领域创新突破 国资委首次发布央企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
    2025-04-23 13:29:40
  • 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2025-04-22 14:31:16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3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涵盖了时间频率计量、机动车检测、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2025-04-18 16:49: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