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开课在即!“氢能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线上研讨会”邀你报名
2023年12月11日 10:26:5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30026

2023年12月15日14:00,化工仪器网特举办“氢能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线上研讨会,邀请业内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技术进展、研究难点与现实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化工仪器网 本站速递】氢能是指通过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并且氢的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因此,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也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大力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和科研转化。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放电功率大、无污染等优势。但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存在一定技术瓶颈。

2023年12月15日14:00,化工仪器网特举办“氢能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线上研讨会,邀请业内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技术进展、研究难点与现实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会议日程

具体以现场为准
讲师介绍
焦道宽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博士
长期从事于氢能利用、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部件材料的仿真及试验研究工作。负责中汽研新能源公司燃料电池材料级测试平台建设及测评体系的试验验证工作;负责燃料电池部件材料级仿真平台的建设工作。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课题及横向研发课题,参与编著“双一流”高校建设“十四五”规划系列教材《多物理场传热传质基础与建模实例》,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研究成果荣获2021年中国内燃机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刘锋 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理学博士。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副总经理,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7年获昆明市高层次引进人才称号,2018年获得“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 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撰写专著1本,培养硕士生10名;承担或主持国家、省市各层次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3000多万元。立足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批量化生产为目标,围绕环境治理和氢能源领域开发出了系列新型催化剂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累计产生经济产值近2亿元。
姜建清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工程师
2012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长期从事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研发工作,2016年加入赛默飞,2017年赴赛默飞美国工厂进修,成为赛默飞认证培训讲师,负责赛默飞环境监测产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工作,2023年再度赴赛默飞美国工厂进修,负责赛默飞傅里叶红外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和市场开拓。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试点单位情况,经审核,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现予印...2025-04-21 14:47:40
-
水性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电解质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成本及环境友好性上有突出表现,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2025-04-17 17:23:28
-
原材料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供应稳定且环保的优势,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帮助下,钠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较为顺利,也顺势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储能...2025-04-15 17:12:30
-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研发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电池,这种电池柔软且可延展,并且采用的是液态电极,因此...2025-04-15 13:04:01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人员等在高温镁金属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5-04-14 14:12:57
-
4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绿色光电器件与储能电池团队青年教师林智超与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自然》...2025-04-11 11:04: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