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川渝天然气基地取得新突破,预探井日流量达50万立方米
2023年11月20日 15:58:57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747

11月9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项目取得新突破,部署在元坝气田的深层致密砂岩重点预探井——元陆2HF井试获高产工业气流,该预探井日产气22.06万立方米、无阻日流量50.39万m³。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中国地貌沉积岩分布面积广,陆相盆地多,形成了优越的天然气储藏地质条件。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占陆上资源量的39.0%。元坝气田是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的一个大型海相气田。元坝气藏的隐蔽性强,藏埋深度深,位于在6240米至6960米之间,发现难度大。
 
  11月9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项目取得新突破,部署在元坝气田的深层致密砂岩重点预探井——元陆2HF井试获高产工业气流,该预探井日产气22.06万立方米、无阻日流量50.39万m³。进一步拓宽了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领域,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多年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持续推进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
 
  为了克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本次元陆2HF井的开发过程采取了新的开发思路和开发方式。最终成功地获取了高产工业气流,预计新增地质储量400亿m³,这一突破有望进一步升级元坝西部须家河组的动用规模储量。据悉,为持续加强技术攻关,中国石化开创“水平井+大规模缝网压裂”的特殊施工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一段一策”的管理方式,大幅提升了测试产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天然气除了是廉价的化工原料外,主要作为燃料使用,它不仅作为居民的生活燃料,而且还被用作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是重要的能源类型。由于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少,被认为是优质洁净燃料,因此燃气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元坝气田是全球首个7000余米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累计产气超300亿立方米,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000万吨。作为“川气东送”管道的主供气源地之一,元坝气田目前的日产天然气量近1200万m³,可满足2400多万户家庭日常用气需求。下一步,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探索新目标,进一步扩大勘探场面,力争实现油气勘探新突破。
 
  参考资料:中国石化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宇树科技、西湖仪器等企业上榜!2025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

    2025浙江独角兽企业榜单发布,宇树科技、西湖仪器、阿里云、DeepSeek等企业上榜。
    2025-05-12 14:09:12
  • 29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 涵盖食品、环境等领域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铁矿石稀土总量的测定偶氮肿分光光度法》、《铁矿石 金、银、铂、钯含量...
    2025-05-12 13:47:28
  • 927项!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发布《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现对2024年度辽...
    2025-05-12 11:35:20
  • 聚焦仪器仪表产业 青岛全力打造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青岛市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力打造四大产业高地,即北方仪器仪表产...
    2025-05-12 11:14:50
  • 涉及1.3万企业专利权人!2025年全国专利调查工作即将启动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专利调查工作,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规划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2025-05-10 10:25:34
  • 湖南出台新规!力推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湖南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
    2025-05-09 14:30: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