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开启第40次南极考察征程 哪些地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2023年11月02日 13:23:41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924

南极,地球的极寒之地,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由于地理位置极端加上常年被冰雪覆盖,因此也被称之为“白色大陆”。这片大陆不属于任何国家,甚至直到今天也属于封闭状态,没有居民,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而这也进一步赋予了这片大地神秘的色彩。直至今天各国对于南极的探索还未停止,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共同探索南极的未知。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南极,地球的极寒之地,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由于地理位置极端加上常年被冰雪覆盖,因此也被称之为“白色大陆”。这片大陆不属于任何国家,甚至直到今天也属于封闭状态,没有居民,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而这也进一步赋予了这片大地神秘的色彩。直至今天各国对于南极的探索还未停止,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居住和工作共同探索南极的未知。
 
  而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是在1984年,那年11月,一支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船员、记者等591人组成的科考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而他们当时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工作——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也就是如今我们熟知的长城站。距离相关资料记载,我国于1984年12月30日将国旗插在南极大陆之上,而长城站建成则是在1985年2月15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40天建成南极科考站的壮举,在多个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后,我国在38年的时间里,又先后开展了38次科学考察,并且分别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中山站南极考察站、2009年2月2日建成昆仑站南极内陆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此事是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2014年2月8日建成泰山站南极科考站(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同时也在2018年2月7日(第34次南极考察),完成了对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的选址。
 
  而就在昨天,也就是11月1日,我国科考团队再一次从上海启航,开启了第40次南极考察之旅,并且也将在此次科考过程中,完成对罗斯海新站的建设工作。那么这次考察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呢?
 
  此次南极考察预计将进行5个月,期间将实施三船五海五站考察任务。这里面三船指的是“雪龙”号、“雪龙2”号和“天惠”轮货船,五海是罗斯海、阿蒙森海、宇航员海、南极半岛临近海域、普里兹湾海域,至于五站,自然就是已经建成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以及准备建设的罗斯海新站。
 
  值得一提的是新站的地理位置与先前的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那块区域的自然特征有非常大的特殊性。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孙波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提到“罗斯海区域之所以对于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因为这里犹如一个‘冰工厂’,是整个南大洋海冰的一个重要产生地,也是南极底层水的一个关键起源地,具有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特征,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探究南极变化与全球联动等重要科学命题。”
 
  而就科考站建设工作来说,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例如本次建设将充分贯彻“绿色考察”的理念,不但要保证科考站质量、安全,在设计、选材拼装环节也将贯彻环保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集约化管理建筑材料等手段,减少扰动南极现场的区域面积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动范围,以达到绿色建设科考站的目的。
 
  此外,本次科考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多国合作。据悉,本次南极考察,将实施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并与多国开展后勤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让我们共同期待本次科考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 第63届高博会将于长春举办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将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吉...
    2025-05-14 17:06:17
  • 2025第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谁最抢眼?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
    2025-05-13 17:22:29
  • 数据中心建设潮:数字经济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2025-05-13 15:44:46
  • 预算320万 复旦大学采购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
    2025-05-13 15:31:26
  • 超声波助力燃料电池高效回收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025-05-13 11:12:32
  • 吉林高博会:创新成果的集结号与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起点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
    2025-05-13 11:07: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