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水分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库伦法》征求意见
2023年08月08日 17:26:5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044

近日,国家标准计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库伦法》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由 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4(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会)执行,主要起草单位有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计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库伦法》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由 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4(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会)执行,主要起草单位有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手机到电动汽车,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依赖于这些强大而高效的能源储存设备。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水分含量。水分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来说是个大敌,它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那么如何准确地测定正极材料中的水分含量呢?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专门、统一、规范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的测试方法标准,仅能借鉴使用通用标准或者其他行业的其他物质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通用方法如 GB/T 6283-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中规定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固、液体样品中的游离水或结晶水,但仅给出了卡尔费休法的测试原理及计算公式,对于具体用到的仪器设备参数、方法步骤等详细内容没有描述与规定。通过调研,同行业单位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水分含量使用的方法为卡尔费休库伦法,已不再引用此通用方法,可见此通用方法已不再满足锂电正极材料水分含量测定的发展需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水分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库伦法》是业内首次单独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测试方法进行标准化的一个项目,通过确定卡尔费休库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水分含量的方法、通过适用于水分含量在 0.001% ~ 1.0%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最终得到了测试方法的技术参数。
 
该标准的制定,不仅将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加速市场推广,还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合作,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和产品创新,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助推整个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公布

    生态环境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试点单位情况,经审核,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现予印...
    2025-04-21 14:47:40
  • 稳定循环两千次 水性电池能否推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

    水性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电解质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成本及环境友好性上有突出表现,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
    2025-04-17 17:23:28
  •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 钠离子电池能否打开能源新市场

    原材料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供应稳定且环保的优势,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帮助下,钠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较为顺利,也顺势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储能...
    2025-04-15 17:12:30
  • 绿色环保还能自由塑性 新型流体电池有望助推柔性电子发展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研发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电池,这种电池柔软且可延展,并且采用的是液态电极,因此...
    2025-04-15 13:04:01
  • 中科院高温镁电池电解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人员等在高温镁金属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4-14 14:12:57
  • 26.78%效率 2500小时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

    4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绿色光电器件与储能电池团队青年教师林智超与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自然》...
    2025-04-11 11:04: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